美国后现代小说论后现代的黑斗牛

王豹
王豹
发布于 阅读量 817
美国后现代小说论后现代的黑斗牛

『壹』 一个国外的老电影,关于斗牛的,女主角跟他男朋友的仇家发生了关系,最后男主角被牛斗死....求片名

致命美人心 Sangre y arena (1989)

导演: Javier Elorrieta
编剧: 拉斐尔·阿斯科纳 / Ricardo Franco / Thomas A. Fucci
主演: Sharon Stone / Christopher Rydell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 美国
语言: 西班牙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89-05-17
片长: 113 分钟
又名: Blood and Sand / 毁灭的追求
IMDb链接: tt0098251

致命美人心的剧情简介 · · · · · ·
莎朗·斯通成名前主演的西班牙片,改编自西班牙作家伊班尼的畅销小说。剧情描述赛尔维城的两名青年璜美雅度和吉利巴梦想成为斗牛士,结果璜在小型牛赛成为顶尖斗牛士后娶了女友卡门为妻,另一方面却跟交际花索儿打得火热,美满婚姻因而破裂。但性感的索儿对璜丝毫不关心,也不肯收敛自己的放荡行为。事业上摇摇欲坠的璜决定重新振作,再次挽回婚姻。本片的剧情并无新意,但阳光灿烂的西班牙外景和紧张刺激的斗牛场面都相当可观,饰演索儿的莎朗·斯通也表现出青春奔放的魅力,做爱场面火爆激情。

是不是这个?

『贰』 寻找一本小说,好像是成植物人穿越的

哆啦A梦匪伪大结局:
盗版结局二

大雄摔倒撞到头,但是没钱动手术,为了大雄,哆啦A梦把所有的道具卖光,但很不幸地手术失败了,大雄成了植物人。最后哆啦A梦拿出以防万一而留下的随意门,让变植物人的大雄开门到他想去的地方,结果大雄想去的地方是天国…………
令外:
大雄是个自闭症儿童,所有的哆啦A梦的故事其实都只是大雄的想像。换言之,大家陪大雄做了一场好长的梦。
这个结局,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碎了多少人的梦。后来,有一些好心人,出来澄清这只是传言,叮当根本没有那么快完结!但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令人难过的结局。
还有:
在23世纪的地球因为文明的进步造成猫的灭绝。事实上小叮当是未来人为了复原猫的回路而生产的。未来人原本为了安全(避免机体无法承受猫回路的成长)而将子猫回路分散装在三具机器猫上,其中二具是叮当和叮铃,另外一具却在一场试验的意外中失踪。小叮当和小叮铃则失去了记忆,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而为了帮助大雄到了现代。
因为与大雄长久相处的友情,叮当逐渐成长而想起自己的使命,却又放心不下大雄,更舍不得离开在现代的朋友们,于是和来到现代要带走叮当的未来人激战。在激战的过程中发现未来大财阀(也就是制造叮当的公司)——三岛重工的许多阴谋,于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壮绝战役开始了。
为了成为真正的猫,叮当必须收集三万份人的友情。所以在一场演唱会中,大雄与所有的朋友以生命与三岛重工的机械兽搏斗。为了让小叮当完成他的使命,大雄等人被三岛重工的机器吸收了过多的意念而成为植物人。而在叮当真猫化的时候,却遇到了第三只机器猫--叮枫,并得知叮枫和三岛重工合作要毁灭人类文明。于是,叮当与叮铃以一己之力发出奇稻田电波对抗三岛重工与叮枫,终于感动了叮枫,全世界的人在奇稻田电波的影响下,每个人的内心都在燃烧着,终于击败了三岛重工。可是三只机器猫却在奇稻田电波的反动力下化为泡沫。只留下叮当头部的铃铛环,告诉大家,叮当为了保护大自然而幻化,并不是消灭,而是一直在大自然与大家同在。
有:
哆啦A梦的后备电池是在他的耳朵里。由于耳朵被咬掉了,所以便没有后备电池。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哆啦A梦的电池快用完了。大雄必须作出困难的选择:要是帮哆啦A梦换电池,但哆啦A梦将丧失所有记忆。后来,大雄决定自力更生,试图修复,多年后,终于学有所成,最后终于修好了哆啦A梦,当他按下开关那一刹那,哆啦A梦缓缓地说:“大雄,我等你很久了。”
这是有史以来最温馨的结局。
有:
因为未来人跑来现代观光,造成现代人的困扰,所以未来政府制定法律禁止时光旅行,所以哆啦A梦不得不回去。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6年(1971)3月号

正版结局二

大雄的孙子觉得如果哆啦A梦一直在大雄身边,大雄将会变成凡事依赖别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梦回未来。于是哆啦A梦就装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诚担心的表情,哆啦A梦就向大雄说他真正要回未来的原因,大雄说他也是这么想,于是要哆啦A梦放心回未来。从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梦天天用时光电视看大雄努力的样子。
本结局刊登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7年(1972)3月号

正版结局三

哆啦A梦决定要回到未来,但又怕大雄被欺负、没人照顾,大雄看到哆啦A梦担心的样子,暗自决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即使和别人打架,也要咬紧牙根打败对方,不要事事依赖哆啦A梦的法宝制胜,终于让哆啦A梦放心地回到未来。
本结局收录在萤火虫comics版第六卷。题名《再会了!小叮当》。本篇广为人知,很感人。昭和49年(1974)3月号

解释

日本是四月开学,读完三月的《小学四年级》之后,就要看四月号的小学五年级了,而当时小学五年级并没有连载小叮当,所以该篇算是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告别。隔年(昭和47年) 以同样理由画了结局2,同时这个结局也成为日本电视台昭和48年放映的小叮当最后一集的脚本。第三个结局《再会了!小叮当》则是出现在昭和49年的《小学三年级》三月号上,当时由于日本电视台的小叮当没人气,以及藤子自己在小学X年级上的新连载,真的打算把小叮当完结掉,但是后来由于他自己对小叮当的热爱,在当年的《小学四年级》四月号又画了《小叮当归来》

本人心情随笔
其实不关盗版还是正版,机器猫永远在我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丽的梦,

相信喜爱小叮当的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我们是人,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梦,

既然有梦,那么到死的那天小叮当在我们心目中都是美丽的天使,在我们心目中,

小叮当永远都不会有结局,结局就意味着梦醒,只要梦在我们心里.........

大雄和叮当就不会有结局的故事.......

姓名:机器猫/小叮当/哆啦A梦
英文名:Doraemon
生日:2112年9月3日
身高:129.3cm
坐高:100.0cm
体重:129.3kg
胸围:129.3cm
功率:129.3h(马力)
弹跳力(遇到老鼠时):129.3cm
速度(遇到老鼠时):129.3km/h
最喜欢:铜锣烧
最讨厌:老鼠, 被人叫狸猫,冷天,热天
过去的主人:野比的曾孙野比濑和
最喜欢的明星:丸井真理
品质: 次品
居住地: 大雄家
主人:大雄孙子的孙子
身体大公开
红外线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
强力鼻:嗅觉灵敏度是人的200倍,失灵
巨型嘴:能放下一个大号洗脸盆
雷达胡须:能探测远处物体,已不管用
铃铛:召集猫的铃铛,已出故障
原子炉:哆啦A梦的身体能将吃入的东西,转化为原子能
粘性手:能粘住一切东西
四维空间袋:由于这个口袋直接通往另一个世界,所以再多的东西也放的下
扁平脚:本来能走路不出声,现在此功能已丧失
尾巴:是启动开关,把它往外一拨,一切活动便全停止
人物分析:心肠好,乐于助人,但却心肠软。每次大雄遇到困难,他总会帮大雄。但有时会用愚蠢的方法来帮助大雄。当哆啦A梦吃不到红豆饼或人们叫他狸猫时,脾气会非常暴躁。

姓名:野比大雄/大雄/康夫/野比
日文原名:野比伸太
英文名:Nobita
生日:1964年8月7日
家址:东京市东藤清街道十八良松芝巷21丁
年龄:10岁
学历:小学四年级(实际水平只有二年级)
嗜好:睡觉、看漫画
特长:翻花绳、射击、睡觉
最怕:胖虎、妈妈、老师、鬼怪、野狗
最不擅长:学习、游泳、棒球、跑步
坏习惯:挖鼻子、上课做白日梦、迟到、偶然尿床
未来职业:环境保护局的自然调查员
大雄的意思:大雄的爸爸亲自解释大雄这名字之意——好好的健康强壮成长,雄伟过人!可惜刚刚相反
考试只有一次得100分
熟睡最快速度 : 0.93秒
做功课最久时间: 48分23秒
人物分析:野比性格懒惰,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肯读书,上课不专心,总是睡觉及做白日梦,测验平均每五次就得一次0分,回到家也因藏起0分试卷而被妈妈责骂;运动很差,赛跑经常获得倒数的第一名,打棒球又经常犯错;笨口笨舌,经常惹怒大胖……
最常穿的衣服:黄衣蓝裤

姓名:静香/宜静/静子/小静/静儿/
日文原名:源静香
英文名:Shizuka
生日:1964年5月2日
年龄:10岁
学历:小学四年级
嗜好:吃烤白薯、洗澡 拉小提琴
理想:幼稚园老师或空中小姐
宠物:金丝雀、小白(狗)
最爱食物:芝士蛋糕、烤白薯和寿司
特长:做饭、裁缝
最怕:洗澡时大雄从随意门进来、弹钢琴
坏习惯:平均每天洗3次澡
人物分析:家教严格,聪明乖巧,善解人意,学习优秀,深受大家喜爱。是个聪明漂亮、善解人意、人见人爱的好女孩。缺点是洁癖。长大后的她最终嫁给了大雄,生了个儿子叫雄助。
最常穿的衣服:粉衣粉裙

姓名:小夫/阿福/强夫/小强/强强/牙擦仔/
日文原名:骨川强夫
英文名:Suneo
生日:1964年2月29日
年龄:10岁
学历:小学四年级
宠物:波斯猫
嗜好:买最新的东西、集邮、集古币、看漫画、集金刚和四驱模型、炫耀、捉弄大雄
专长:组装模型
最怕:胖虎、妈妈、老师
坏习惯:欺软怕硬
未来职业:公司董事长
人物分析:富有炫耀,骄傲自恋,欺软怕硬。小夫的家很有钱,他也因此而喜欢向朋友炫耀。小夫总是与胖虎在一起,因为和一起欺负大雄比胖虎欺负自己好得多。小夫觉得自己的样子长得不错,就是矮了一点。小夫的目标是将来当社长。
最常穿的衣服:蓝衣黄裤

姓名:胖虎/技安/大胖/小胖子/武儿/
日文原名:刚田武
英文名:Gian
生日:1964年6月15日
年龄:10岁
学历:小学四年级
嗜好:棒球、唱歌、煮饭
梦想: 成为世界级歌星
最崇拜的人: 会柔道的叔叔
宠物:小花(狗)
他的棒球队:巨人队
特长:体育
最怕:妈妈、老师
坏习惯:欺负人 不负责任
未来职业:超市老板
人物分析:情绪暴躁,强壮有力,欺负弱小,因此大家都怕他。勇气比常人多一倍。胖虎是个粗鲁的小霸王,对于他不顺眼的人或事物便以暴力对待。胖虎的目标是当歌星,可是他的歌声非常差劲。胖虎的优点是勇敢及有正义感,在叮当大长篇的冒险里,他也有许多勇敢的表现。
最常穿的衣服:橙衣黑裤

姓名:野比助
英文名:Nobisuke
生日:1937年
年轻时的理想:画家
喜欢:钓鱼、麻将、看棒球比赛、抽樱花牌香烟(戒烟三十多次都失败了)、打高尔夫、夏天
嗜好:抽烟、打高尔夫球
坏习惯:摇动身子
职业:上班族
人物分析:年轻时是个没有名气,但十分会画画的画家,曾被一个富豪看中。富豪还决定要把女儿嫁给他,并要送他到巴黎去进修绘画。不过他不屑这个机会,想自己亲身奋斗,于是登门拒绝了富豪的好意,被愤怒地赶出了门,不过他反而觉得放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了。 之后,他认识了一名女学生片冈玉子,两人后来结了婚。因为绘画的收入不稳定,所以婚后改为在公司做一名小职员,成为一个典型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搭电车上班。对野比比较和蔼。考车牌又屡战屡败。是个雨男。

姓名:野比玉子/冈本玉子/片冈玉子
英文名:Tamago
嗜好:唠叨、购物
特长:扣大雄零花钱
爱好:插花
最讨厌:小动物
最生气时刻:大雄考零分时、做错事时、清洁大雄房间发现大量零分试卷时
兴趣:花道(曾被宗师称赞),说教
坏习惯:用舌头舔嘴唇
人物分析:标准的家庭主妇,有时为收支出现赤字而烦恼。空闲的时候会看看书与电视,甚至插插花(技术非常好,还受到宗师的赞赏)。常常因为大雄的慵懒训斥他,不过都是出于关心考虑。

姓名:叮铃/哆拉美/咪咪
英文名:Dorame
生日:2114年12月2日
机械人种类:猫型家务机械人
高度:100cm
重量:91kg
男友:哆啦小子
讨厌动物:蟑螂
主人:野比濑和
人物分析:咪咪和哥哥哆啦A梦不一样,是一只优秀的机器猫。在哆啦A梦回22世纪检查时,咪咪便暂时代替哥哥帮助大雄。咪咪有冷静的头脑,很少发脾气,做事比哆啦A梦谨慎,但是咪咪做事太过锲而不舍。因为咪咪是高价货,她使用百宝袋的时候不会像哆啦A梦般!咪咪的百宝袋比哆啦A梦的更为精致耐用。有时候,哆啦A梦会叫咪咪帮忙收拾残局。兄妹感情很好。为什么她也没有耳朵,而是用一个蝴蝶结来代替呢?原来是害怕刺激哥哥。

姓名: 出木杉 / 出木杉太郎/出木杉英才/王聪明/太郎/
生日 :1964年4月
年龄:10岁
学历:小学四年级
嗜好:读书、研究天文地理、打棒球、和静香到图书馆
特长: 读书
优点 :学习
人物分析:成绩优异,也是体育健将;待人友善, 非常受女孩子的欢迎,也深受老师欣赏
几乎每次测验都取得满分。差点成为大雄的情敌。

姓名:小珠/胖妹/ 技兰
角色: 胖虎的妹妹
笔名:克里斯奇奈刚田
简述:又胖又刁蛮任性,也常欺负大雄。
人物分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突然萌生漫画家梦,之后便矢志不懈地学习画漫画,整个人的性格都变了。 喜欢画少女漫画当她一遇到挫折,就会非常沮丧和失落。因此他哥哥胖虎常常强迫其它同学买她的漫画。她在学习出版漫画时爱上了和她合作的「英俊」同学,可是一直不敢表白,因此常常郁郁不乐。有时还会困自己在房间中。

★ 哆啦七人组
总而言之,哆啦七人组的故事是有关文化的。他们每个人都集合了所代表的那个国家,那种文化的典型特征,个性十分明确。七人组的冒险往往是针对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也很长知识(例如我对日本战国的了解就是从这来的,虽然不太准确)。在冒险中,每只猫都各显所长,做着只有这只猫会做的事,只有这只猫会出现的笑料,使故事更加多元化,更加热闹。
哆啦七人组的故事是颂扬友情的。哆啦们虽然有时也会吵架,但最终大家的心是连在一起,会为了朋友做出牺牲,会为了朋友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求回报。
在亲友电话卡闪烁时,我们总会记起,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圆圆脑袋的家伙们,为我们带来欢笑,用他们的行动诠释出最朴实无华的友情。

姓名:哆啦尼科夫
胡子:三根直线胡子,不过平时只能露出一根
衣着:俄罗斯服饰,棉鞋,大围脖,俄罗斯帽
所在地:苏联
职业:电影演员
专长:看到圆形的东西会变成狼
缺点:不说话、变狼
喜爱的铜锣饼吃法:原味
四次元工具:四次元围脖
人物分析:尼科夫是个沉默寡言,谜一般的人。唯一发出的声音就是"嗯嗯"、"呜呜"和"嗷--",其他要表达的都是写在纸上,永远一副"你急死我也不说"的样子。它原来是个靠"狼人系列"出名的电影演员,后来过气了,在没名的大宝导演手下打杂,然后由于其他哆啦的帮忙和误打误撞,又火了。从哆啦们毕业考试那次可看出,尼科夫是个慢性子,习惯在后面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但看见圆东西变成狼人后却非常暴躁,再配合辣油喷火,威力超凡。但变狼也是尼科夫很头痛的一件事,尤其是在追求女孩时。在尼科夫的爱情故事里,他总是扮演忍痛割爱的角色,为所爱的人做出牺牲,真可谓外冷内热的典型。

姓名:艾尔玛塔哆啦
愿望:成为斗牛士
胡子:三根弯曲的细线胡子
衣着:有褶皱领子的斗牛士服,斗牛士帽
所在地:西班牙
职业:烤肉店打工
专长:力大无穷、斗牛、击剑
缺点:累了马上睡觉
喜爱的铜锣饼吃法:用剑穿着吃
四次元工具:四次元兜
人物分析:是富有热情的艺术家型,*,出场始终不忘玫瑰。很爱玩,情绪不稳定,总之是个典型的西班牙浪漫斗牛士。在一家平民餐厅打工,却因为做事毛躁的性格,总是打碎盘子,送外卖时更是给沿路居民造成严重伤害。虽说玛塔的技能是斗牛,可其实他一直是使用回避斗篷,也就是说换了野比也没问题,所以玛塔真正的技能是剑术,他在当地的另一个身份就是"怪杰猫",在穷人们有麻烦时蒙面出来帮助他们。知道他这个身份的只有餐厅里的漂亮女孩卡尔敏。他的力气大到可以拉倒房子。玛塔的缺点是睡得快,睡得死(和野比很类似),甚至能浮在水上睡!一次他在西班牙海域睡着,然后随潮汐漂到了巴西。

姓名:哆啦里奥
胡子:橘红色像叶子形状的胡子
衣着:运动服,运动鞋,脖子上戴着小足球
所在地:巴西
职业:足球运动员
专长:射门
缺点:健忘
四次元工具:四次元兜
喜爱的铜锣饼吃法:朝天椒油(曾经让哆啦A梦大遭罪)
人物分析:里奥的性格单纯之极,因此朋友遍天下(甚至外星生物也能第一时间交朋友),像小孩一样爱恶作剧(最牛的一次是挖了个贯穿地球的陷阱)。球技超群,尤其是弧线球,跑步神速,听觉也灵敏。有一支11只迷你哆啦组成的足球队(哆啦们的相识就是因为他们)。他还有个人类好友野比奥,野比奥和野比差不多大,比野比更内向,但足球踢得不错。里奥的缺点是患有非常严重的健忘症,所以不认字(真不知道他怎么通过考试的),也没有女朋友(一见钟情的倒不少,可转身就忘了人家叫什么),而且行为很脱线,总是以斗鸡眼的形象出现,经常做出让其他猫哭笑不得或无法解释的诡异事情。不过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有次王哆啦对付不了的会读心术的强敌却拿里奥没办法,惊异他"如何能达到无心的境界",最后哆啦A梦一语道破"不是哆啦里奥无心,而是他脑子里什么都没有"。

姓名:哆啦麦德三世
胡子:阿拉伯黑粗的勾形胡子
衣着:阿拉伯服装,尖尖的鞋子,大掴头巾
所在地:阿拉伯
职业:灯神
专长:魔法、一生气就变大
愿望:在阿拉伯建一座水上乐园
缺点:怕水
喜爱的铜锣饼吃法:风干后的
四次元工具:四次元兜,有时也用神灯
人物分析:麦德表面看起来很随意懒散,但在调查方面十分有天赋。平时脾气很好,善良,爱帮助人,可一旦生气就会变成巨人,造成大规模破坏(毁坏建筑,甚至吹跑台风什么的)。他给人的印象似乎很富有,其实穷得叮当响,至今仍在不懈地为自己"给沙漠孩子建一座水上乐园"的梦想努力存钱。他的职业就是我们熟知的灯神,主人是阿拉丁。能操纵包括飞毯在内的各种魔法,必杀技是霹雷,尤其是塔罗牌算命非常准确(可惜他从大巫师梅林手里拿到的那副牌最后被怪盗哆啦邦偷去作纪念品了)。麦德怕水就像哆啦A梦怕老鼠一样严重,游泳当然是不会,泼到水就吓得晕过去,请看他的避暑法:跑向淋浴,"水好可怕!"逃开,"可不淋又热!"又跑回去,"可水太可怕了!"又逃开……夏天就这样过去了……

姓名:哆啦小子
胡子:三根长线胡子(基德是和哆啦A梦的原始形象最接近的,难道这也是咪咪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同类)
衣着:皮鞋,牛仔裤,美国国旗图案背心,脖子上戴着星星,牛仔帽
所在地:美国/21世纪开拓星Uesutan
职业:老保安官的助手
专长:射击
缺点:怕高
四次元工具:四次元帽子
喜爱的铜锣饼吃法:加番茄酱和芥末(拜托,又不是汉堡包)
女朋友:咪咪
人物分析:基德拥有标准的西部牛仔开拓精神,喜欢冒险,风风火火,敢说敢做,嫉恶如仇。基德是个天才的快枪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从狂奔的牛群不到1秒的空隙中全部命中敌人。基德的职业是保安官助手,平时就是不断抓坏蛋。保安官是位老爷爷,有个枪法很好但做菜很难吃的孙女。他还有一匹会说话会飞的机器马阿德。基德的弱点是惧高,使用竹蜻蜓时一定要好几只猫拉着他。基德还很喜欢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大家去玩,很多次都是他说"既然去玩就不要带道具,带零食吧"而引出了麻烦。基德的女朋友是哆啦A梦的妹妹咪咪,两人在"机器人学校的七个不可思议事件"中相识。基德后来所使用的空气炮就是咪咪送给他的。由于两个人都是急脾气,一点就着,所以见面时基本都是吵架。但哆啦A梦说得好:"两人是越吵感情越深

姓名:王哆啦
胡子:四根短线胡子
衣着:中国武术道服,中式帽子
所在地:清末的中国
职业:功夫家,中医张医师的助手兼弟子
专长:功夫、中医、博学多闻、做菜
缺点:怕女生
四次元道具:四次元袖子(套宝贝的动作就是中国传统插袖)
喜爱的铜锣饼吃法:加酱油、醋、辣油(虽说有中国特色,味道令人怀疑)
女朋友:咪咪
人物分析:王哆啦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渊博,非常聪明,懂礼貌。以前在学校就属于优等生。他丰富的知识在冒险中常能使大家化险为夷,而且遇事最冷静的也往往是他。王哆啦有一身好功夫,还很虚心好学,总是到各种时空或用工具创造修炼机会。王哆啦的缺点真是十分东方化:容易沮丧,一旦失败或自己的优秀方面受到质疑,就会垂下耳朵一蹶不振。总在意自己的腿短(其实大家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完全无法应付女孩子!优秀又温柔的王哆啦自然不缺成排的女性追求者,而他的反应永远只有一个:在女孩前根本说不出话,然后面红耳赤地逃走(他和哆啦A梦第一次见面就是哆啦A梦以替他摆脱女孩来要挟王哆啦帮忙)!王哆啦的女朋友是机器人医院的护士咪咪,有着标准的护士形象:温柔、坚强、善解人意。可和过于腼腆的王哆啦在一起,俩人的关系似乎没什么进展。
哆啦七人组基本道具:亲友电话卡

它是哆啦们最重要的联系工具,力量的源泉。来自神秘圣殿遗迹里的传说中的道具,当其中一人需要召唤朋友时,其它人的卡就会发光,无论相隔多远,都能第一时间传到。在全体一起使用电话卡时,能发出巨大能量,击退敌人,简单说就是合体必杀技七人组的第一个故事就是讲述大家穿过遗迹的重重危险难关获得电话卡。电话卡必须所有人一起使用,这正体现出了七人组故事的主题:友情。

『叁』 给我列一些外国后现代短篇的题目以及早期余华苏童格非的先锋小说题目

西方后现代文学经典代表作,据我了解,长篇小说居多。
荒诞派戏剧:法国尤奈斯库的独内幕话剧《容秃头歌女》。新小说派:法国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橡皮》。黑色幽默:美国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纳古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未来主义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达达主义(具体作品没看过,先跳过。。)“垮掉的一代”: 金斯堡的《嚎叫》。
早期先锋派小说余华代表作有:《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 《现实一种》《世事如烟》。 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罂粟之家》《仪式的完成》、《妻妾成群》。格非:《迷舟》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褐色鸟群》

『肆』 留学生求一篇美国后现代风格文学方面的论文,可以是评论

核心摘要
1.探讨了美国的后现代意识;
2.分析了德里罗小说的主要特点;

谢谢,希望采纳!

『伍』 列举西方后现代文论的五大理论派别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关于后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既有重复,也有不同。这里,我们采取刘象愚主编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比较系统和成熟的观点,同时辅以其他诸家较为权威的观点和较具代表性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加以综合说明。按照刘象愚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不确定的创作原则、创作方法的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18]

1、 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被誉为“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的美国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曾经这样宣称:“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
(1)主题的不确定
曾艳兵认为:“现实主义那里,重要的是写什么,在现代主义那里,重要的是怎么写,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重要的则是写本身” [19]“写什么”也就是写什么主题的问题,“怎么写”也是怎么写主题的问题,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那里,主要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意义不存在,中心不存在,本质也不存在,“一切都四散”了。比如“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毫不羞愧、毫无顾忌地在作品中坦述自己最隐私、最深刻的感性,随意地、即兴地表现自我。作者将一长卷白纸塞入打字机,不假思索地把他的流浪生活和同伙的谈话记录下来,不讲章法,也无主题,任意挥洒,进行“自发创作”,三天之内便匆匆写了这部20余万字的小说。而在联想国内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其名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2)形象的不确定
如果说现实主义那里,人物即人,在现代主义那里,人物即人格的话,那么,在后现代主义那里,人即人影,人物即影象。后现代主义在宣告主体死亡、作者死亡时,文学中的人物也随之死亡。作品中的人物成了一个没有性格,没有背景,没有过去,也不知未来的平面,一个代码,一个符号,甚至可以用A、B、C之类的字母代替。有人将后现代主义的这种人物形象概括为“无理无本无我无根无绘无喻”,其中“无绘”指的是没有形象的描绘代码,它不给人物一幅肖像;“无喻”的意思是没有比喻和转喻代码,因为在后现代主义文学那里,根本就没有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意义”可以探寻。正是这“六无”,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形象的确定性完全被肢解了。在巴塞尔姆的《辛柏达》中,一个生活在80年代的叫“辛伯达”的美国教师“我”讲了“水手辛伯达”的故事,但最后你很难分清讲话的人是水手辛伯达还是大学老师辛伯达?或者两者原本就是同一个?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有几个,两个还是一个?所有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3)情节的不确定
后现代主义作家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认为传统作品中认为故事有一个完整顺序和来龙去脉的叙事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和自欺欺人。他们将现实时间、历时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将现在、过去和将来随意置换,将现实空间不断地分割切断,使得文学作品的情节呈现出多种或无限的可能性。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布托尔的日记体小说《时间表》分为5个部分,这5个部分即日记中的5个月(5月—9月)。主人公在这个迷宫般的城市里所写的日记已不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展开,而是将现在、过去、未来,现实、历史、幻想交织在一起。读者如果以读巴尔扎克式的小说的神智去读这部小说,就会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如果按照新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层层解析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构,就会产生一种一步一步走出迷宫般的愉悦和快感,同时不得不叹服作者的别具匠心。
(4)语言的不确定
语言是后现代主义最重视的因素,它甚至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罗兰·巴特在其《写作的零度》中认为,从福楼拜到现今的全部文学都呈现出语言上的难题。后现代主义则近乎把文学的这种语言推向了极致,虽然后现代主义一直主张“无中心”,但恰恰在他们拼弃一切深度模式之后的语言游戏导致他们还是不经意间又营造出另一种中心——语言中心。这一点将在后面“语言实验一话语游戏”中详细论述。

2、 创作方法的多元性
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编者在论述这一章节时,将后现代主义分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参照比较,认为前者与后三者的互渗影响导致了很多优秀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出现。比如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神奇产物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比如吸收现代主义滋养成功完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转型的乔伊斯的后期作品(《芬尼根守灵夜》)及受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影响的黑色幽默派别(代表作品为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轨》),比如将浪漫主义的“抒发个人情感”这一特征推向极致的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自白派等。这种将后现代主义与其他文学思潮相对比的方式很好地凸显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但就像A的左边是B,右边是C,前面是D,问A有什么特征一样,如果我们答A在B的右边,C的左边,D的后面,最终还是等于没有回答。鉴于此,笔者在这个环节将引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诸多创作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论述,因为美国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和重镇,小说又是后现代派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体裁类型,所以这样便可起到管中窥豹,以小见大的效果。
这些创作新方法有下列几种[19]:
(1)事实与虚构的结合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再是作家个人想象和虚构的产物,而是事实与虚构的巧妙结合。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新走进后现代派小说,成了它的一大特色。但这种“重访历史”已经不再像传统小说客观再现或主观表现历史人物,而是一种戏仿、调侃与反讽。在后现代主义作家那里已经不存在所谓客观的历史,也不存在宏大叙事,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在他们笔下同样会猥琐不堪,滑稽可笑。如罗伯特·库弗的《公众的怒火》(1977)将前总统尼克松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者,在虚构的情节中插进尼克松从青少年时代到入主白宫的真实经历,隐晦地批判和嘲笑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对科学家罗森堡夫妇的迫害。
(2)科幻与虚构的结合
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与机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再度引起后现代派作家的重视,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发展,原本不受重视的科幻小说又重振雄风,焕发了青春。科技的发达让人们重新思考时间的奥秘。冯内古特的长篇小说《五号屠场》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小说主人公被飞碟绑架到541号大众星上后,便可以随意穿越时空。他从1955的门进去,从另一个门1941年出来,再从这个门进去,发现自己到了1963年。这种貌似荒诞不经的科幻小说却重新唤醒了人们对生、死、时、空的思考,发人深省又不失趣味。
(3)小说与诗歌、戏剧和书信的结合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与传统小说不同,它已经成为一种跨体裁的艺术创作。它不同于以前的书信体小说,或者插入几首诗歌的小说,而是从量和质上都发生了根本改变。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通过希德的诗和金保特的注释,演绎故事中的故事,展示了纳博科夫式的赴验现实。被称赞为“自《芬尼根守灵夜》以来小说领域内第一个重要的形式创新”。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上,他炸开了先前诗与小说的统一。将他的小说世界由里到外翻了个够,把小说支离破碎的内容统统倒出来摆在桌面上,把诗与叙述的统一工作留给读者去做。小说中的诗和注释同步进行,作为诗的文本和作为注释的文本表面上互不关联而实际上又互为依存,从而形成了读者创作的第三个文本。
(4)小说与非小说的结合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消解了小说与诗歌和戏剧等其他体裁的界限,而且大大地超越了小说与非小说的传统标界。在德里罗的长篇小说《白色的噪音》里,超级市场的广告、电视广告、旅游广告、药品广告到处泛滥,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主人公杰克教授经常发现女儿斯特菲在梦中重复电视里广告的声音。这已经在向人们暗示,噪音并不一定是空气的振动,它或许已经幻化为人们的潜意识,隐秘地隐藏在人的大脑里。以至于在静寂无声的夜里,人们要么难以入睡,要么呓语不已。比起前者,这种噪音也许是更可怕的。
(5)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结合
与现代主义作家追求高雅的精英立场不同,后现代主义作家一直致力于吸取通俗文学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严肃的社会主题。诚如杰姆逊所说:“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20]采用通俗小说的技巧能使严肃小说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进一步适应大众的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通俗小说包括哥特小说、侦探小说、冒险小说、浪漫小说、言情小说等等,体裁繁多,历史悠久,大众喜闻乐见。后现代主义作家选取其好的艺术技巧,加以融化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如在《比利·巴思格特》,多克托罗将通俗小说的技巧运用的淋漓尽致。小说开头采用电影蒙太奇的倒叙手法,描写黑帮老大苏尔兹为了霸占下属的妻子,命令打手将那个下属扔进大海。情节紧张、场面惊险,时而灯红酒绿,时而鲜血淋漓,令人惊心动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深受观众好评。多克托罗已发表8部长篇小说,其中5部已改编电影,其他3部也正在洽谈中。他成了一位最引人注目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
(6)童话或神话与虚构的结合
后现代主义作家和现代主义作家一样,有时也会格外倾心于童话或神话体裁重新进行小说创作。但与现代主义作家刻意制造一种隐喻相比,后现代主义作家则力求回避他的观察走向任何程度的神话性。巴塞尔姆的长篇小说(1967)用松散的拼贴法再现了德国著名作家格林的童话《白雪公主》(1918)。小说保留了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矮人的基本情节,但人物已经开始变形,情节也变得非常奇怪。现代白雪公主厌倦了家庭主妇,盼望有个王子救她出去。可笨拙怯懦的王子却深感忧虑,躲在修道院逃避他的王子使命。作者非线性的叙述、嬉戏式的形式以及极端的幻想与日常的细节相结合,从面传达出后现代生活反童话本质:它的空虚,它的千篇一律,它的庸俗无聊以及人在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失望和失败。
(7)小说与绘画、音乐尤其是多媒体的结合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曾是网络大发展的时代,有些多才多艺而又敢于大胆创新的作家便把小说与绘画、音乐尤其是最时髦的多媒体结合起来,创作了比后现代派更后现代的小说。最突出的,就是著名女作家劳瑞·安德森。她本身既是小说家,又是演员、画家、摄影师和作曲家。她的著名短篇《战争是现代艺术的最高形式》是《神经圣经》里的名篇之一。图文并茂,短小精悍(不足500字),又显得不知所云。作品生动而简洁地记录了作者自带电子设备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到中东各国演出的故事。文字旁边是她自己画的四幅画:一架飞行中的轰炸机、一个肩扛火箭枪的战士、炸弹爆炸时产生的烟幕和炸弹在夜间爆炸时的火光。四幅画与文字描述构成了互文性,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情冲击。不仅如此,安德森还把这个短篇搬上摆台。舞台上配有相关的背景画面和背景音乐,她亲自在台处朗诵,并通过声音的高低来营造独特的氛围。她的表演总得到观众的充分肯定。人们称她是个跨体裁的艺术通才,富有创新精神的后现代主义作家。
当然以上仅限于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事实上后现代主义在各国又各有不同,法国的新小说,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俄罗斯的“另一种文学”,中国的先锋小说等等又分别有各自的民族性。但上述新的创作方法也可以看作召示了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普遍的特征:文学艺术的边框模糊了、衍化了,也日益多元化了。它超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超越了文学体裁之间的界限,也超越了各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一种精彩纷呈的多元局面。

3、 语言实验与话语游戏
前面我们说过,后现代主义在主张一切“无中心”的不经意间却导致了“语言中心论”。 伽达默尔指出,“毫无疑问,语言问题已在本世纪的哲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当然,这种中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心,首先,这种中心不是有意为之;其次,这种中心具有消解他者和自我消解性。后现代主义正是不自觉地凭着这种中心站在了与传统截然相对的一边。语言中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我们可以看看理论诸家是怎样说的。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拉康说:“真理来自言语,而不是来自现实”;德里达说:“由于中心或本源的缺失,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哈贝马斯说:“力量乃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在特定含义上,它仅仅属于话语而不是语句”;图根哈特说:“世界是按照我们划分它的方式而划分的,而我们把事物划分开的主要方式是运用语言。我们的现实就是我们的语言范畴”。世界由此突然变成了一个话语的世界。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都是由话语产生出来的,真理是由话语建构起来的,所有的真实也都只是话语的真实。“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一语道破我,而非我说语言”。[21]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只是人为的,语言符号的意义不过是以新的能指符号取代有待阐释的能指符号的过程,或者说是由一个能指滑入另一个能指的永远止境的倒退。意义永远处在无限止的延异中,符号所指代的实物实际上永远不在场,能指永远被限制在一个语言符号之内,永远不能触及所喻指的实体。用拉康的公式表示即:能指/所指(S/s),能指和所指永远被横线划开,不可能合二为一。表意链完全崩溃了。这样,“我们就进入精神分裂,其形式是一堆清晰但毫无联系的能指组成的碎片。”
于是,从事解构主义批评的批评家们和作家们就只好或者说可以心安理得地沉溺于文本的能指符号中自由嬉戏了。所以,罗兰·巴特说:“写作,或‘作为写作的阅读’,是最后一片未被侵占的领域,在这里知识分子可以随意嬉戏,享受能指的奢华,任意地无视爱丽舍宫或雷诺工厂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在写作中,自由的语言游戏可以暂时破坏和扰乱结构意义的专制;而且,写作——阅读主体能够从单一身份的束缚中被解脱成为一个狂喜弥散的自我。”[22]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鉴于上述原因,后现代主义的写作便呈现出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风貌。如果说现代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是以“语言”为中心。这便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我们可以继续来看一下,从事一线写作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们是怎样说的。加斯说:“文学中没有描述,只有谴词造句”,“我从来不怀疑语言,我知道它有迷惑性,但我就是相信语言”;贝克特在小说《无名无姓的人》中借主人公之口说:“所有一切归结起来是个词语问题”,“一切都是词语,仅此而已”;诗人戈姆德林曾这样写道:“字是影子/影子变成字/字是游戏/游戏变成字”;语言诗派直截了当地表明,诗歌的主要原料是语言,是语言产生经验。而集哲学家、文论家与作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罗兰·巴特认为,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是运用语言作为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表现自己的想像的人,而是“一个思考语言的人,一个思想家兼语言家(换言之,既不完全是思想家,又不完全是语言家)”。[23]当代写作已经使自身从表达意义的维度中挣脱出来,而只指涉自身。写作犹如游戏,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规则和违反其界限中展示自身。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种叙述方式的游戏性,使写作本身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同时也使得读者能够从阅读文本中获得极大愉悦。后现代文本是一种“语言构造物”,是一个网状结构,读者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也可以从任何地方停止阅读。读者无须去探求或推敲隐藏在文本之后的内容,他只要关注自己每时每刻的体验和感觉就行。下面仍然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为例,具体展示后现代主义在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方面所营造的光怪陆离的精彩世界。

(1)跨体裁的反讽话语
罗伯特·库弗的小说《公众的怒火》中除了小说话语外,还有诗、歌曲、剪报、广告、小歌剧、艾森豪威尔与囚犯的对话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叙事者尼克松在纽约时报广场罗森堡夫妇刑场上的政论性演讲。他大声疾呼,号召人们“为了美国脱下裤子”,而且后面还有一连串的单行排比,如“为上帝和国家把裤子脱下!”“为耶稣·基督把裤子脱下!”“为全人类把裤子脱下!”“为迪克把裤子脱下!”等等。当众脱下裤子本来是一种庸俗下流的动作,可当作者将它与尼克松冠冕堂皇的高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二者立即形成强烈的反差。崇高的政治话语与下流的动作构成对美国迫害无辜科学家罗森堡夫妇的嘲弄。其反讽力度可谓入木三分。
(2)用人物对话的直接引语构成的叙事话语
小说的叙事话语一般都是由人物对话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及作者的叙述和描写构成,但威廉·加迪斯的长篇小说《小大亨》则由人物对话的直接引语构成。就像现代派小说中的意识流派中句与句之间没有标点符号一样,这种由人物对话直接引语构成的小说则干脆连连接对话的叙述和描写也省去了,显示出浓烈火的艺术特色。这不由让人想起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和罗柏·格里耶的《橡皮》,号称“冰山叙事”的海明威和以写“物化小说”为已任的格里耶有着共同的原则:不要妄加描述和评论,呈现事物本来的样子。威廉·加迪斯看来显然烛继承了这个传统,在他看来,所谓意识是捉摸不定的,唯有呈现出的话语才是唯一真实可信的。在主张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的后现代派作家中,威廉·加迪斯也许是最激进的一位,他拼弃了所有的叙述和描写,直接让人直视活生生的话语,也许他只是想表明: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3)超市广告、旅游广告和药品广告,构成富有市场信息的叙事话语
商品广告是市场经济的吹鼓手和幸运儿,更成了后工业时代的宠儿,在家里打开电视机或走进超级市场的大门,迎面扑来的是五光十色的广告。真真假假的各类广告引导或误导人们的消费。过多过滥的商品广告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干扰了人们的心态。这是后工业时代消费主义给人们造成的困扰。形形色色的广告本身还组成了一个无形的意识形态话语,无声地引导着人们的意识走向,使个体和主体泯灭于众声喧哗的广告世界之中。后现代主义作家将这一充满时代特色的广告话语纳入小说叙事之中,拼贴、并置,混杂,让人们自行领悟各种声音之间的文本间性,从而生发出各自不同的观感体悟。德里罗的长篇小说《白色的噪音》的叙事话语反映了上述特点,小说中充斥了各式各样的广告品牌。如三大信用卡:Master Card、Visa、American Express;丰田三大品牌:Toyota Corolla、Toyota Celica、Toyota Cressida;其他还有Dacron、Orion、Lycra Spandex、Kleenex Softique、Lyda等等。
(4)抒情与叙述、赞美与抱怨交织的“悖论式”话语
后现代派作家不同于现代派作家刻意保持一种冷眼旁观的写作姿态,进行所谓的“零度叙事”,而转而投入大量感情,时而欣喜,时面哀伤,时而赞美,里面抱怨,时而调侃,时而反讽,像一个嬉戏的孩子,肆无忌惮地游戏于语言之中。他们对一些人和事既有赞美又有批评,形成“悖论式”话语。纳博科夫便是这样一位影响深远的语言大师。他是托马斯·品钦的恩师,巴思、霍克思和巴塞尔姆的崇拜者。他的代表作《洛丽塔》初期曾被列为禁书,后来被公认为西方后现代文学经典之作。比如在开篇作者便用充满感情的笔调写道:“洛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情欲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顶到硬腭做一次三段旅行,洛,丽,塔。”其实,他对洛丽塔又充满矛盾的心情:“天真无邪诡计多端,楚楚动人和粗俗不堪,深蓝色的闷闷不乐加玫瑰红的无忧无虑,这就是洛丽塔的写照……”这种“悖论式”话语使小说充满张力而耐人寻味。
(5)作者的话音随意介入叙事,构成“侵入式”话语
以前,小说创作忌讳作者闯时宜情节之中说三道四,但是在后现代派小说中,这种“侵入式”的话语则屡见不鲜。冯内古特在《时震》(1997)里坦率地写道:“特劳特(小说主人公)其实并不存在。在我的其他几部小说中,他是我的另一个自我。”这种作者随意介入叙事的“侵入式”话语集中体现在“元小说”(metafiction)中。元小说可以用最通俗的语言定义为: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简单地说即是一种“关于小说的小说”。元小说把小说艺术操作的痕迹有意暴露在读者面前,自我点穿了叙事世界的虚构性、仿造性,意在向人宣示:一切都是伪造的,就连这世界,都是被叙述出来的。“元小说”第一次由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提出来,他本人也是“元小说”的实践者,被誉为“元小说的缪斯”。在《中部地区的深处》中,“我不能再杜撰了”,“我就想让这页这样子”等等大谈小说创作的句子时常出现。加斯利用这种创作手法,使自己(作者)和读者都允许小说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探索其虚构性,撕去它反映现实世界的伪装。
(6)超文本的电脑语言构成的话语
电脑的普及使网络文学应运而生,超文本的电脑语言引起了后现代派小说的兴趣。他们试着在小说中用它构建新的文物古迹事。E·L·多克托罗在中篇小说《皮男人》里曾用3组共12个名词来描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背景:
Night Ladder Window Scream Penis
Patrol Mud Flare Mortar
President Crowd Bullet
中文即是:
夜晚 梯子 窗子 尖叫 阴茎
巡逻 烂泥 火焰 迫击炮
总统 人群 子弹
其实经过仔细思考,不难解读这3组词的含意:
第一,60年代有的男人在夜晚用梯子爬进窗户与女子幽会或对女子强暴,女人发出尖叫。意指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带来的通奸和强奸等社会恶习。第二,士兵巡逻在泥土小路上,看到迫击炮射击时发生的火焰。指越南战争。第三,总统在人群中被子弹射中。指1963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被刺杀。这些词语孤立地看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并置在一起,便立即能营造出一种场景。当然,这种场景只是现实一种,还可以有其他的解读。这也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图通过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来呈现这个世界方式。

以上6种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是在话语层面呈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写作方式。而具体的手法则多种多样。有论者认为,在后现代派作品中,现代派最常用的艺术技巧如意识流的内心独白、隐喻、象征、联想、时空错位等虽然未被抛弃。但已退居其次,而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则得到普遍运用,其中最突出的有四种:A、蒙太奇;B、讽仿;C、拼接;D、拼贴。杜威·佛克马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较之现代主义文学的五个突出的语义场:同化、加倍和排列、感觉、运动、机械化等因素。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较为常用的若干手法,诸如间断、累赞、加倍(包括情节的加倍和旧词的加倍,一个文本中两个故事相互交叉,“无意义循环”,“发现诗”,写作活动的加倍)、增殖(包括符号系统的乘法;语言与其他符合的混合,结尾的增殖,无结局的情节的增殖)、列举、排比(包括文本各部分的互换性,文本与社会语境的排比,语义单位的排比等)。而且还特别指出“排比法”对现代主义早期的一些程式可能破坏性更大,它甚至足以推翻后现代主义体系中仍可能出现的等级秩序。这些具体手法在各种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话语中又呈现了不同的面貌,拿“元小说”为例,又可以具体往下分。戴维·洛奇评价元小说家的语言处理时提到了六种手法:“矛盾、排列、中断、随意、过分和短路。”[24]可以这样说,从来没有一种文学流派能像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拥有如此之多而又如此眩目的技巧。因此之故,在短短半个世纪内,他们既向世人创作了一大批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作品。

『陆』 懂的进:海明威一篇描写斗牛士英勇不屈的小说,叫什么来着

太阳照常升起?还是打不败的人?

『柒』 老师留作业电影《斗牛》所表现出来的现代特征和风格要求1000字,求助~谢谢

20世纪中期后现代主义兴起,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它从建筑波及到了文学、经济、政治、电影等多个领域,从西方蔓延到了东方,直到现在,后现代主义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思潮,特别是在中国的电影领域。在此,借前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来分析该片所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
《斗牛》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首先表现在其对传统文学意义的消解上,影片既没有宣扬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缺少鲜明的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抗日题材电影文本的所推崇的崇高意义的消解,影片的内容集中在对奶牛的争夺上,主流文化所弘扬的崇高意义被搁置一旁,几乎所有的人都围着牛转,而他们的行为只是原始生存欲望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反映而已。
其次表现在对“英雄”人物的消解上,影片中担负着保护“八路牛”重任的人物既不是工农子弟兵,也不是有进步思想的知识青年。甚至牛儿肩负起这个重任并不是因为他自告奋勇,而仅仅是因为抓阄的偶然性以及在字据上被迫签字画押,而这种偶然性被导演放大到是别人帮他抓的。牛儿的所作所为只是因为他在契约上画了押,也是为了他的“九儿”。此外,牛二挪用奶牛公粮以及狙击、射箭行为的失败也不失对英雄形象的又一次消解。主人公没有抗击民族侵略者、推翻旧社会崇高理想。他有的只是想跟九儿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但这种理想恰恰是最世俗化的、最朴实的,也是最符合大众文化的。牛儿的形象是对长期以来传统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中的“英雄”意义的一次正面消解,是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中对文学形象的审美内涵的一次拓展。
再次,《斗牛》在不少地方运用了反讽手段,颠覆了既有的秩序和法则,也解构了主流话语覆盖下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传统。这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反讽上,影片中有一出戏,为了救难民,奶牛最后病倒了,而以郎中为典型代表的难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竟然采取了“以怨报德”的行为。用牛二的话说,应该是“你娘喂你奶,然后你就要把你娘吃了”,实际上这是一个暗喻,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中家庭伦理关系破裂和道德沦丧的现实,而郎中等人的行为恰恰反映了当代啃老族以及子女不尽孝道的现象,这样的描绘是对传统意义上中国家庭生活中“孝”的伦理道德一种颠覆。
最后,《斗牛》具有模仿的痕迹,反应了“文本间互相模仿和复制”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当然影片没有采用简单复制,而是采用了融合的方式,这种融合表现在对《无间道3》、《疯狂的石头》、《鬼子来了》等影片的叙事结构、背景、题材、语言特色等方面的融合。

『捌』 现代言情小说 男的是外国的,女的是中国的。 男主角身份为西班牙斗牛士

问我就对了,呵呵。
是古灵写的,叫《捉妖》
挺好看的。
是言情小说

『玖』 现代派小说和后现代派小说的区别

1961年问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揭开了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序幕。40多年过去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的热潮已经消失,但后现代派小说仍不断涌现。这种小说与马克・吐温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福克纳的现代派小说不一样,它们抛弃和超越传统小说和现代派小说的模式和技巧,构建了一种不注重人物塑造、不讲究故 事的连续性、追求文本自我揭示、自我戏仿和玩文字游戏的元小说,并逐渐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后现代派小说,则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和文学模式。随着影视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文化更加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日益消失。文学创作成了一种跨体裁的综合性艺术。文学与现实的界限,小说与诗歌和戏剧以及评论的传统界限,文学与音乐、美术和多媒体的界限被超越了,衍化了。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后现代派小说,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在题材内容方面,后现代派小说将触角伸向社会各个方面及阶层。有的用历史的经验表现反对侵略战争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有的用女权主义的视角,钻人的“名字”和“身份”的牛角尖,反映了社会变态中的身份危机感;有的选取医院注射室的一角,描写“没有静脉的人们”靠卖小便混日子,揭露吸毒造成的家破人亡;有的回顾越战士兵对战争的困惑和抱怨,带着爱的失落茫然地走向死亡,而幸存者回国后,一直无法摆脱噩梦的困扰,等等。尽管题材多样,但大多揭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迷茫、无序和反复无常。
在人物塑造上,作家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是“反英雄”,身世来历不明,甚至无名无姓。人物形象淡化,性格刻画消失。人物成了故事的陪衬,若隐若现,成了不可捉摸的“影子”或“代码”。在多克托罗的《皮男人》里,主人公皮男人像是个百年前神话中的人物,衣着像个骑士,来去匆匆如幽灵。他没啥文化,但心地善良,不伤害别人。这些流浪汉、厌世者和无家可归者,成了被美国现代社会抛弃的“皮男人”。作者在这里仿佛在暗示,迷人的“美国梦”今何在?
在艺术手法上,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又对小说本身进行评述,表现了“并置”、“非连续性”和“随意性”的元小说特点。如威廉・加斯的《在中部地区的深处》,将一个短篇小说分解为三十几个片断,然后加以“阐释”,有的片断仅一两句话。小说写了B镇的地理、天气、教育、政治、电线、凡人、商业和教堂,以及“我的房子、我的猫咪、我的伙伴”和“家常苹果”等,用虚构中的西部小镇B将这些碎片串连起来。“我”不断发表议论,“学着让我自己、我的房子、我的躯体焕然一新”,“我要让自己活过来,让生命塑造我吧!”苏克尼克在《赚钱》里也坦言自己是在“编故事”、“聊历史”,“把他故事批发来,再零售出去。”他们都企图用虚构的虚伪性来影射现实的虚伪性。此外,作家还将小说与绘画和多媒体相结合,造成对观众“视、听、说”融为一体的综合效应。女作家劳瑞・安德森的小说《战争是现代艺术的最高形式》里,文本与4幅图画构成了互文性。作者带着多媒体和电声设备,到美国各地和海湾各国,自己当众演奏和朗诵,配上多变的灯光,把小说搞得绘声绘色。另一位女作家厄秀拉・魁恩在《薛定谔的猫》里,则突破了小说的时空界限,把科幻与虚构及史实相结合,还在科幻中加进了中国的道教思想,令人耳目一新。
在叙事话语方面,后现代派作家喜欢采用拼贴手法,以断裂的句子构成段落和章节,甚至引入超文本的电脑语言;没有主语或没有谓语的句子是常见的现象;有的运用电影剧本式的话语,突出人物的动作,让关键词不断重复出现。有时作者直接“闯入”文本,说三道四,或自我揭示,或刻意自我反射;有时则故意在文本中留下空白,从一段到一整页,让读者自己参与解读,如女作家琼・狄迪恩的小说就是这样。
综上所述,从形式上来看,美国后现代派小说有点“四不像”或像“大杂烩”,有的甚至荒唐怪诞。不过,人们仍可透过其表面上的夸张或随意的描述,看出其积极的一面。小说字里行间的幽默、诙谐和戏仿,往往流露出对美国后现代社会的冷漠、混乱的讽刺和抨击。作品题材手法虽各异,但倾向性比较明显,这正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是美国当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它已经走进美国大学课堂,并在战后世界文坛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国从80年代起介绍过“黑色幽默”,但对后现代派小说的其他作品还介绍得不很多。除在《外国文学》杂志上登过一些该流派的短篇小说外,在长篇小说方面,较早出版的有陶洁翻译的《雷格泰姆音乐》(即《拉格泰姆时代》),到90年代后期,才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美国后现代派小说丛书”,包括《冠军的早餐》、《第五号屠宰场》、《天秤星座》、《拉格泰姆时代》、《公众的怒火》、《比利・巴思格特》、《时间震》等。另外,笔者也在青岛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后现代派短篇小说选》及《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对于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这种创作理念与手法,并不要求人们都去模仿,但了解和研究它,无疑是必要的。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王豹在2023-06-25 10:22:19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zhichang/324856.html


上一篇:都市小说主角叶离
下一篇:都市文好看的小说排行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