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

梁育
梁育
发布于 阅读量 158
第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

『壹』 武侠最早开始于什么时期 谁才是武侠文化的鼻祖 未来

分新旧

旧派:最早来源已不可察,有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整合包拯故事和江湖豪侠的事迹结合而成。

新派:民国时期新派就已经隐隐成型,有《五女七贞》、《永庆升平》、《小五义》、《续小五义》,民国《三侠剑》、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即《童林传》)等等,已经有了新派的构架。也有人走向了最初的玄幻道路,比如网络玄幻文学的始祖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龙虎斗京华是新派武侠的最早之作,这是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主要讲述了义和团进北京的事迹。系新派武侠开山之作。亦是“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其灵感来自于当时形意拳大师和太极拳大师要交手,在港澳地区引发了轰动,被宣传为龙虎斗,于是梁羽生先生趁机创作了龙虎斗京华,为新派武侠第一本小说。

新派武侠的发展:这里主要要夸奖金庸先生。当时武侠小说在社会地位很低,属于猎奇的市井文学,属于最低级的文学,大量的劣质创作往往也针对于黄暴恐三元素,加上大量的武侠夸张描写,使得很多文章乌烟瘴气。而金庸的创作射雕英雄传给武侠小说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尤其是其核心价值“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让武侠小说摆脱了低级文学的帽子,走入主流价值观。也帮助了清华,北大当时的“武侠小说是否有价值”这一辩论战里,支持武侠一方的胜利。

金庸先生历史,文字功底深厚,又有大量的剧本写作经验。加上他自己办报纸,写社评,散文,在当时鱼龙混杂的武侠创作中脱颖而出,而且金庸严格遵循武侠不可过于玄幻,掌握了武侠的纯粹性,比起其他战斗力崩坏的作品,金庸武侠里的角色并不没有那么移山填海般的实力,却反而更显得更加强大有力(举个例子,三流网文里控制无数宇宙的邪神,也比不上固古惑仔里听着蓝色多瑙河神经质的把受害者从楼上扔下去的张耀扬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角色不是靠战斗力强就能塑造的更强的,而是靠剧情,靠描写,)。加上他擅长把人物放在历史里写的特点,更显真实感。历史-纯粹武侠-侠之大者的精神,是金庸对武侠的巨大贡献

另一位要说古龙,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光说文字,古龙的人物,场景,气氛描写更胜一筹。金庸则在历史感,时代感,大场景上更有其独到之处。很多文学青年会更喜欢古龙,因为其文字和情感把握更加细腻灵动,而很多热血青年更喜欢金庸,其历史感和豪情万丈的时代感带动了所有角色的升华,而不需要具体细致描写一个人一物

『贰』 “一代大侠”金庸的诞生:查良镛是怎么写起武侠小说的

2022年10月30日,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明报创办人、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1954年,香港发生一场轰动一时的武术比赛,太极派与白鹤派因门户之见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白鹤派的陈克夫向内地来的太极派吴公仪下战书,以比武分高下,两派掌门人签下了生死状。因香港禁止擂台比武,地点设在一水之隔的澳门。此事在香港引起很大反响,至少有五千人赴澳门等候开场,不仅是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当时报纸争相报道的题材,《新晚报》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报道。

1月17日下午,这场引人注目的比武在澳门新花园拉开帷幕,两派高手在擂台上只打了短短两个回合就以吴公仪一拳击中陈克夫致其鼻子流血而告终。但比武引起了难得一见的轰动,当天《新晚报》出“号外”报道比武结果,一上市即被抢购一空。

比武触动了新华社香港分社主管左派报纸宣传工作的金尧如,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既然市民对比武的兴致如此高涨,何不趁热打铁,在左派报纸推出武侠小说连载,招徕读者,扩大发行量呢?1949年以后,武侠小说以其荒诞无稽在内地被禁,但金认为,左派报纸如果能打破清规戒律连载武侠小说,必可吸引大量港澳读者,以改变销量的困境。他在新华社宣传会议上提出以武侠小说吸引人民来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建议,与会者均表支持。宣委会作出决定,由《新晚报》作为试点先去办。当时《新晚报》的罗孚和《文汇报》的廖一原等都在座。

此前,《新晚报》“天方夜谭”栏目连载唐人(严庆澍)的《金陵春梦》,“下午茶座”连载其另一部小说《 *** 》,吸引了大量读者,但从未登过武侠小说。1月19日,即比武结束第三天,《新晚报》就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本报增刊武侠小说”的预告。20日,陈文统的《龙虎斗京华》就在“天方夜谭”开始连载了,署名“梁羽生”。这是梁羽生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标志着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小说一共连载了7个月,在读者中引起意想不到的热烈反响,梁羽生一炮走红,《新晚报》销量看涨。

梁羽生

《书剑恩仇录》:故乡传说

从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到《草莽龙蛇传》,查良镛都是忠实读者,他从未想过自己也要上阵。1955年2月初,罗孚和“天方夜谭”的编辑忽然向他紧急拉稿,说《草莽龙蛇传》已连载完了,必须有一篇武侠小说顶上,而梁羽生顾不上,写稿之责非落在他头上不可。他从来没写过武侠小说,甚至连小说也没有写过,迟迟不敢答应。经不起他们的劝说,查良镛只好答应了,打电话到报馆,报了个题目《书剑恩仇录》,但从哪里写起,他还没想好。

2月7日,发稿的日子到了,编辑派了一个老工友上门来等,在当夜九点前无论如何要有一千字的稿子,否则明天的报上就有一块空白了。老工友触发了他的灵感,他便从塞外古道上一个“年近六十,须眉皆白,可是神光内蕴,精神充沛”的老者写起,先把这个工友打发走再说。所以他说,“如果我一开始写小说就算是文学创作,那么当时写作的目的只是为做一件工作”。

2月8日,《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每天一段,直到1956年9月5日,共连载了574天。

“镛”字拆成两半就是“金庸”,他自称“没有什么含意的”。金庸横空出世,从此世人往往只知金庸而不知查良镛。

作为武侠小说家的金庸从1955年2月8日出场,这一年他已年过而立。虽然早就离开了故乡,但故乡在他的梦里夜夜萦回,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故乡的风物人情、民间传说深埋在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遥望江南,那是他永远的爱和痛。“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这正是他落笔写《书剑恩仇录》时的心境。当他写下第一部武侠小说时,他想到的是遥远而亲切的故乡,那里有海宁潮、母亲和从小熟悉的传说。

故乡一直流传,乾隆皇帝本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雍正皇帝生了个女儿,用调包计换去了陈家的儿子,乾隆实际上是汉家的血脉,这传说越数百年而不衰,从小铭刻在金庸的心里。故事轮廓由此而来,从家国恨到儿女情,江湖、江山、英雄美人、民族恩仇……一一展开。他对母亲的思念情不自禁,陈阁老夫人的名字最初连载时叫“徐惠禄”,与他母亲的名字仅一字之差,以后修改出版时改为“徐潮生”。

“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的。……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证,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香妃为皇太后害死的传说也是假的。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

乾隆在金庸的家乡海宁修建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造福当地百姓。但金庸将乾隆皇帝写得很不济,他有时感到有些抱歉。他说,乾隆的诗写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小时候在海宁,后来在杭州,到处见到他的御诗石碑,心中实在反感,现在见到好多名画,也到处是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消。写到后面,他更是禁不住大发议论,说皇帝的话不可相信。这番话和小说的主线没有多大关联。

《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开始连载的两三个星期,反应平淡,没有引起特别的轰动,刊载一个多月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曲折、起伏的情节打破了平淡的局面,深深吸引着读者,他们一路追着读下去。1950年南下香港、在上海《申报》做过编辑的董千里则说,“书剑”最初在报上连载时,他从头到尾均未错过,深佩作者之才,由此结识。

金庸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几乎每天都有,如果当天他摆了一个乌龙,次日的来信一定会多些,他写到言伯乾与文泰来大战,不经意用了“双目如电”,此后三天收到七封信,都说言伯乾的一只眼已被余鱼同射瞎了。有地址的读者来信,他会陆续回复。

电影界的朋友、中联公司总经理刘芳与太太天天争着看《新晚报》上的连载,中联很想把它改编成电影。缅甸仰光的读者来信说,当地有好几位说书人以“书剑”为压轴,颇得听众的欢迎。海外有两家中文报纸逐日转载。

data-filtered="filtered" 金庸

继梁羽生之后,金庸将武侠小说推向又一个 *** ,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仅在香港大有读者,东南亚一带也有很多人争相阅读。“游戏文字,居然有人喜爱”,令他意想不到。他最初答应罗孚只是试试而已。

有些读者把书中的人物当真实的人那样看待,真诚地为他们担心,为他们抱不平。金庸说写这书时,确是把自己当作了“红花会”的一分子来设想,算是个小头目吧。“红花会”群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浒》的一百零八将,结局也有《水浒》的痕迹。在此之前,他从未写过任何小说(读大学时写的《白象之恋》是应征之作,他没有算在内),下笔之时不知不觉会受到他从小熟悉的《水浒》影响,也受到许多外国小说的影响,有时干脆就在模仿,既有模仿《红楼梦》的,也有模仿《水浒》的。丫头喂陈家洛吃东西,就是抄《红楼梦》的。

在《书剑恩仇录》的主角陈家洛身上,隐约可以看到近代以来两个海宁籍历史人物蒋百里、徐志摩的影子。金庸说海宁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他们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其实,在陈家洛身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性格。在这个虚构人物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某些理想。“又要做读书人,又要做革命首领,又要做政治家,既是富家公子,亦是草莽英雄,又重事业,又重爱情,即使在感情问题上,爱姊姊还是爱妹妹也纠缠不清。”

(陈家洛)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物,但是他反映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幻想、幻灭;反映了他们的天真心态,可取之处与弱点。1

从此,金庸——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书人,在经历动荡乱世之后,独自在异乡通过武侠小说展开他对人性无限丰富的独特理解。他的出现几乎改变了武侠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宿命。

『叁』 第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是谁

司马迁——《游侠列传》即《史记》中的《游侠列传》
新派武侠小说则是——(香港)梁羽生《龙虎斗京华》

『肆』 武侠小说的鼻祖是谁呢

武侠小说最早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始祖。 梁羽生是旧派名士小说的始祖。 古龙是西方笔法写武侠小说的始祖。 ...

『伍』 第一本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由来:
司马迁《史记》中说: 救人危难, 周济贫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义, 即谓之”侠”; 侠士多凭武技对抗压迫, 所以《韩非子》说: ”侠以武犯禁”.”小说”者, ”街谈巷语之说也”.合起来说: 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就叫”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的故事已具传说性质, 可视为武侠小说的萌芽; 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 是武侠小说的初期形态; 宋代讲述”扑刀”、”杆棒”列为说书人的专工; 至元明之际遂产生了描写”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小五义》兼写清官, 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 武侠小说新作层出不穷.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恺然) 著《江湖奇侠传》, 河北有赵焕亭著《双剑奇侠传》, 风行一时.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取代了他们的地位, 向、赵二氏的作品逐渐不为广大读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论, 当首推白羽 (宫竹心) , 其次是还珠楼主 (李寿民) 、王度庐、郑证因, 各有二三十种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陆』 中国最初的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唐代武侠小说开始萌芽。在唐人传奇中,《聂隐娘》、《昆仑奴》、《荆十三娘》、《红线》、《虬髯客》等作品,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武侠短篇小说。而我们这一代人看的武侠一般都是是指近代的武侠小说。香港牟松庭、梁羽生和金庸分别以《山东响马帮》、《龙虎斗京华》、《书剑恩仇录》为先导,开启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时代。而他们写作的初衷也为了提高报社报纸的销量,是以那时候的小说都是在报纸上边连载的。不久,张梦远、石冲、江一明、高峰、倪匡一一登场,盛况空前。仔细品味,则金庸学究天人,修养纯正,作品结构谨严,情节精采纷呈,实乃集此前名家之大成,不愧为宗师。
台湾一地,也是群峰并峙,万壑争流: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醉仙楼主、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相继崛起,分别以《南明侠隐》、《八荒英雄传》、《雍乾异人传》、《风尘侠隐》、《墨剑双英》、《关洛风云录》开启先路,独抱楼主、萧逸、慕容美、古龙、秦红、柳残阳、独孤红、上官鼎兄弟等人继其后,各有特色,自成一家,而犹以古龙独辟蹊径,将欧美畅销书结构溶入武侠小说,十分引人注目。此期当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为三大巨臂,领袖群伦。

『柒』 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最早的武侠小说是汉末时代诞生的《燕丹子》,这部以荆柯刺秦王为题材的小说塑造了荆柯、田光、燕子丹等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有着具体形象的“侠”人物。

『捌』 梁羽生哪年开始写武侠小说的哪年封笔的

1954年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到一九八四年封笔改为撰写正统历史小说,梁羽生在武侠文坛上辛勤笔耕了三十个春秋,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余万言。

『玖』 金庸先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的,他的第1部作品叫什么

金庸于三十一岁时(一九五五年)创作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
书剑恩仇录》,《越内女剑》是最后一部创容作于一九七○年。
1955《书剑恩仇录》
1956《碧血剑》
1957《射雕英雄传》
1959《神雕侠侣》《雪山飞狐》
1960《飞狐外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记》
1970《越女剑》
1970的《越女剑》反映了金庸想写历史小说的愿望,这是金庸的个人进步,与武侠小说关系不大。

『拾』 武侠小说的创始人是谁

平江不肖生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梁育在2023-06-25 22:47:14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xianxiaxiaoshuo/425586.html


上一篇:大唐好看的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好看的女重生小说制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