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题材网络小说从其萌芽繁盛到

杨如冰
杨如冰
发布于 阅读量 509
古装题材网络小说从其萌芽繁盛到

Ⅰ 历史类小说是怎样兴起到繁荣的

宋元时代,“说话”艺术兴盛,在“说话”四家中,最为发达的是“小说”和“讲史”两家。其中“讲史”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吸收民间传说,讲述历代兴废以及战争等事。

在“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讲史”话本篇幅较长,通常分节叙述。每节有一个题目,这种形式渐渐发展成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分章回叙述,原来话本的每节,改为章回小说的每章回,章回小说成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在章回小说中,历史演义类小说特别发达。这类小说通常是以史实和传说相结合的形式,叙写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政治矛盾与风云人物,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

在“讲史”话本中,有一个话本叫《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3卷,已经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实际上,三国的故事早在民间广泛流行,宋代时,民间说书中有“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

宋代词人苏轼在《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个记载说明当时说三国故事有着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拥刘反曹”的倾向已经很鲜明。

在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的金院本有《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等剧目。南戏戏文中有《周小郎月夜戏小乔》、《貂蝉女》等剧目。

根据《录鬼簿》、《太和正音谱》等记载,可知元杂剧中大约有60种三国戏。这些剧本或取材于史书或取材于《三国志平话》,经过戏曲家的再创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为生动。

元代末年,史学家罗贯中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其他史料,广泛吸收民间传说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淘汰民间故事中荒诞不经的地方,完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言不甚深,文不甚俗”,既不像历史著作那样深奥难懂,又不像“讲史”那样“言辞鄙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描写了184年至280年,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回至三十三回,主要写汉末的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军阀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从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从八十六回至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炎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是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共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塑造得性格鲜明、形象生动。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40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地位转化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国演义》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作品涉及的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千,事件错综,头绪纷繁。

作者构思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作品的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可以说雅俗共赏。和过去一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国演义》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既有史料方面的,又有文学方面的,既有艺术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它对后世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继《三国演义》之后,明代中叶余邵鱼编著成《列国志传》一书也属于历史演义小说。《列国志传》共8卷226则,它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了武王伐纣至秦朝统一长达800年的历史。

明末文学家冯梦龙在《列国志传》的基础上,将其改编成《新列国志》。《新列国志》集中写春秋、战国时代,成为东周列国的历史演义。《新列国志》删掉了一些与史实不符的情节,使之更符合史实。

除了这些历史演义小说,明代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演义小说,比如《全汉志传》、《南北宋志传》、《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这些历史演义小说各有其艺术风格和特色,但总体上看,远没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大。

Ⅱ 有哪些好看的古装电视剧值得推荐

古装剧必看武侠,武侠剧必看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大多都拍摄成了电视剧,而且成就了不只一部经典!

1.《天龙八部》,黄日华、陈浩民版本。金庸武学的最高境界,降龙十八掌,北冥神功,六脉神剑……光是这些绝世武功就让人热血沸腾。加上乔峰、段誉、虚竹的兄弟情义,及各自的身世之谜,各自的爱恨交织,让人欲罢不能,看几次都不为过!

其实金庸大师的作品都拥有极为强烈的年代感,结合了年代的历史故事,诉说着“侠”的真意,描述着那些武功超绝的侠客爱恨情仇,但是最终他们都愿意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这才是真正的武侠,看金庸大师的电视剧,不止是“爽”,而且总能有新的体会,感悟人生的道理!

Ⅲ 有哪些好看的古装小说

《大漠谣》是作家桐华继《步步惊心》之后创作的第二部长篇爱情小说,亦是其代表作品之内一。
《大漠谣》是作者《容大汉情缘》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云中歌》和《解忧曲》,三部作品中的人物有贯通及串联,但彼此又是独立的故事。
《大漠谣》以西汉武帝时朝为背景,以波澜壮阔的浩瀚大漠和繁华富庶的都城长安城为视角,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在狼群中长大的女孩玉瑾(金玉)因为遭遇政变走出大漠,与少年将军霍去病以及儒商孟西漠发生情感纠葛,更牵连出的诡谲难测的政治漩涡[1] 。
《帝王妻》(已出版)
简介:她本是江湖中一尾机猾刁钻的鱼,峰头浪尖,自在来回,好友戏称其“妖鱼”,连滔天巨鲨也敢招惹。本以为,那个侯门如海,今生和她,再也没有关联。直到……
高贵温存的长姐何以芳华骤逝?优雅温润的“姐夫”可是祸首元凶?他全力维护呵顾的心爱之人,又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帝王家上演不辍的争嫡战起,作为侯门之女,亲王之妻,她将如何自处?高贵温存的长姐谌茹,芳华于深官骤然殒逝,内情令人迷惑不安,优雅温润的姐夫会是祸头元凶? 她凤冠霞帔,踏上一条与姐姐同样的道路,截然不同。
一入帝王家,便如堂前花。一朝风雨至,可堪新枝发?

Ⅳ 十大网络搞笑古装言情小说

二两娘子(蛮搞笑的,别看名字俗气,内容不错);沉香如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琉璃美人煞;还有其他一些很好看的小说,虽然不搞笑,但温馨如蔓蔓青萝。且试天下;昭然天下;梦落繁花蓝雪;东宫(虐,好看);犹记惊鸿照影;盗妃天下;我的皇后;凤栖宸宫;还有最爱凰权。作为资深小说迷,以上小说都是我看过的,望楼主采纳,有疑问追问

Ⅳ 求小说,有没有穿越到《致青春》位面的小说,萌芽也要

漫游在影视世界 这部小说,435章到490,是致青春,穿成了张开,我看这还行。你可以看看

Ⅵ 一般在根据网络小说为基础改编的古装甜宠网剧里“得了失魂症”这句台词的意思是指,主人公因为,

你是,是的。
正好这部剧我最近也在看。感觉还是挺不错的。陈学义好帅啊哈哈,虽然里面的扮相没有扮帝君的时候好看,不过也还是帅的

Ⅶ 推荐一些古装穿越小说

凤栖宸宫作者:转身
简介:
大婚那一夜,他丰神俊朗,笑意温和,仿若一个儒雅淡泊的翩翩君子。
但当他拥她入怀的时候,她感受不到一丝暖意。果然,他并没有占有她。
他当着她的面,亲手割破他的指尖,把血渍染在床褥的白缎上。
象征她贞洁的艳红,是他的血,而非她的。
这个男人,习惯了掌控所有事,睿智深沉,不容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
要在这样的男子眼皮底下玩花样,那一定是自寻死路。
可是,她已无路可退。
她和他之间,是帝王和帝后的争锋较量,也是天下大统的明争暗斗。
……
他,是名闻天下的空玄子神医,丰采绝世,朗逸不凡。
她唤他一声师父,然而情愫早已暗生。他并非不知,却只能当作不知。
他从来不曾告诉过她,他拯救世人免于病痛,但真正想拯救的人,却是她。
她背负的天命,是玄机,是不可泄露的秘密。
而他是一个不幸窥视了天机的人,所以注定要失去一些东西。但为了她,他甘愿无悔。
她的梦想,是自由翱翔,随心而活。
他亦一样,想与她携手浪迹天涯,悬壶济世,闲时煮酒弹琴,坐看云卷云舒。
只是,最终的宿命,无人可预知,只能看天意。
得之,他幸。不得,他命。
……
后宫传奇之失宠皇后 作者:忆妃
情错深宫玉碎颜:代罪囚妃
深宫凤帷春醉:废妃

内容简介:
那一夜,红绫帐中,她主动覆上他的唇,他却笑着将她推给别人。为了他,她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边。高位之上,她以为她可以离开。却不想,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封她为妃。究竟何时,那一纸契约,已然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伤痛……
上一辈的恩怨,这一世的纠缠,她与他们,在对错仇爱间辗转。
废妃,废的究竟是那冰冷的妃位,还是人心……

腹黑帝王的错宠:虐妃
男奸女贼
宫斗:夺心皇妃
暴君的逃婚皇后
黑道皇后
白发皇妃
后妃乱
代嫁千金深宫劫:璃妃传
后宫殇:妃斗
后宫乱·红颜怨
后宫——恬妃传
后宫·萧妃传.txt
调教太子妃.txt
皇后策
九岁小宠后
冷宫宠后之美人暗妖娆
柔福帝姬
宫斗
梦回后宫
误落龙床
斗妻
情劫深宫错为帝妻:罪妃
姐妹花情断深宫:杀妃
扶摇皇后
穿越沦为暴君的小妾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牵情
拈花笑:毒医弃后
11处特工皇妃
暴君,我来自军情九处
···

Ⅷ 从唐朝到清朝,古典武侠小说为何会由玄幻转向写实

因为社会风气在慢慢的转变,自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小说风格了。如今的金庸老先生所写的武侠小说,有着很广阔的世界观,这也和前人所写的武侠小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到了如今,武侠小说逐渐的被仙侠奇幻小说所取代。毕竟大家的思想不一样,认知不一样,所以现在的人们更加偏爱仙侠小说。但是其实无论是奇幻还是朴实,小说的不断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也能反映当时朝代的一些东西。

Ⅸ 有谁知道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啊从古代到当代的。

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小说一向受到封建正经统文人的鄙视。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代小说,是在封建正统文人“每訾其卑下”的歧视眼光下发展繁荣起来的。这也是一种“逆反”。

中国古代小说起于何时,源于何书?我们似不可拘泥于一时一书,因为小说在叙写技法上,虽不似戏剧那样要求各种文学艺术的高度融合,但较之诗歌、散文要求却更多更高,非一时所能形成,更非一书所能标志,只宜概而言之。我们把先奏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实际上是基于我们并不认为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产生符合小说文体基本条件的小说作品。就实际情形而论,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呈露出了中国小说童年时期便已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别的端倪。不过中国古代早期的小说与历史传记难以截然分开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

从后汉至唐代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或者说是中国小说初步形成的时期。鲁迅先生把唐以前的小说称为“古小说”,这是为了与唐人小说和唐以后的小说区别开来。因为唐人小说是公认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完全成熟的标志,而“粗陈梗概”的六朝小说,显然是不成熟的。可以认为,“童年期小说”与“古小说”就是相似相通的。这一时期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事物的“真实”而非强调艺术的真实。作品大都不作“幻设语”,作者所写的是作者所相信实际存在的,因此作品大致带有“传景”性质。就志怪小说而论,不是像后来的作者借非人类的故事来反映人世间事,而是确信“阴阳残殊途,人鬼乃皆实有”。从根本上讲,作者还不知怎样做小说,更非“有意为小说”。这种带有原型状态的小说,无疑表现了童年时期的特点。童年期小说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和以干宝《 神记》为代表的志人小说两大类别的兴起,既与时代文明氛围和社会习尚有密切的关系,又是萌芽期所孕育倾向的发展的不然,对尔后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甚至对某些长篇小说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

“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人小说,仅《太平广记》一书收录的单篇就有四十余篇,专集四十余部,约在千篇之数,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传奇,一为志怪。唐人小说繁荣发达的原因,除对童年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以及科举“行卷”、“温卷”之风有直接关系。

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族 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高潮迭起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就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这一条线,至宋,文言短篇小说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奇体,这是唐人小说的余绪;二是笔记体短篇小立,它是童年期志人小说的演化;三是志怪体,这是童年期志怪小说的延续。宋人传奇小说的成就远不如唐人。“唐人大抵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多教训”。“大概唐时讲话自由些,虽写时事,不至于得祸;而宋时则忌讳多,所以文人便设法加避,去讲古事。加之宋时理学盛极一时,因为小说也多理性化了。”总之,宋代传奇多与历史题材,总体成就不高,但也不乏散金碎玉之作,如奏醇的《谭意歌伟》、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等。宋人笔记特多,为以前所不曾有过之现象。其中不少为说或近似小说。北宋初期,多记唐五代事,如孙光宽的北梦琐言;北宋中期以后,多记本朝事,如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而南宋人则多记北宋旧年,如周辉的《清波杂志》等。宋代的志怪小说,“平实而乏文采”,其成就还不如记历史琐闻的笔记,但也有几部颇有影响的作品,如洪迈的《夷坚志》、吴淑的《江淮异闻录》等。宋人的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虽不甚高,然数量与种类繁多,在小说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而宁人对文言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编辑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太平广记》,北宋初年以前的许多文言短篇小说,多赖以保存下来。

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但发展线索未断,且有一些较有影响的集子,如元好问的《续夷坚志》、刘祁的《归潜志》、淘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等。

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虽不能与同时代的白话长、短篇比肩,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传奇、志怪、清言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祯的《剪灯余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何良俊的《何代语林》等。这些集子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作品。另外,有些散文大家如宋濂、刘基、马中锡的文休中,亦间有日干小说名篇。

以宋初至明末的六百多年间,文言短篇小说大多晋唐,然又无一能逾越于唐。至清代而大变,文言短篇小说高度繁荣,产生了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聊斋志异》,把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概括了《聊斋志异》写作与内容两方面的基本特征。《聊斋》的“志怪”与六朝的“志怪”的根本区别在于:蒲松龄的“志怪”而不信“怪”,六朝人则“志怪”而信“怪”;六朝人“志怪”是有竟无意地宣扬“怪”,而蒲松龄的“志怪”乃是有意寓托于“怪”。《聊斋志异》有云:“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一出,作出蔚起,虽无一能与之颉颃,但亦各有自己的成就。甚影响较显者有:王士祯《池北偶谈》、袁枚《子不语》(即《新齐谐》)、沈起凤《谐锋》、满人和邦额《夜谭随录》、曾衍东《小豆棚》等。之后, 时治至光绪年间有王韬的《遁窟谰言》、《松隐漫录》、《淞滨琐话》和宣鼎的《夜雨秋录》等。鲁迅评后几种集子云:“其笔致又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远,然所记载则已狐渐稀,百烟花粉黛之事盛矣。”另有程趾祥《此中人语》和贾名的《女聊斋》等。可见《聊斋》的影响及信作之盛况。《聊斋》风行百余年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相继问世。纪的对《聊斋》颇有微词,谓其为“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訾

(zhǐ底毁)其有唐人传奇之详,又杂以六朝志怪者之短”。(鲁迅语)鲁迅赞评《阅微》,谓其“隽思妙事,时足解蒉;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雍容淡雅,天越盎然,故后无人能夺其席。”但《阅微》侧重记事以明理,故事情节不够丰富,人物形象不够丰富,且议论过多,因而缺乏《聊斋》那样浓厚的小说意味,其学述价值高于文学价值。《阅微》之后,信者亦夥。清人笔记盛况空间,在文言短篇小说中,笔记小说所占比重最大。但笔记中普非全为小说,只是笔记中有不少符合小说要求的作品。它有待我们去鉴别与整理。

我们再从宋代谈谈白话小说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宋人话本的产生带有革命的性质。其积极意至少有以下几点:①由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因而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②作品描写的对象由表现封建士子为主转向了平民,尤其是市民,因而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随之发生了变化。③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小说的基础。枕头人话本的兴起,“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鲁迅语)

“话本”原是说话人的底本。“说话”就是讲故事。作为一种伎艺,起源于唐而盛于宋究其渊源则很久远。唐以前的“说话”活动仅限于士大光之间,多半供统治阶段娱乐消遣。到了唐代“说话”作为一种伎艺,有向“市民文学”发展的趋势。因唐人的文言小说、变文等,无论内容和形式,对话本都有影响。

宋代“说话”十分发害遍及瓦子、勾栏、茶楼、酒肄、街头巷尾、宫廷寺庙、府第乡村。这样,便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说话人”,还有编写话本的团体,有“说话人”的行会。“说话人”有专业上的分工叫做“家数”;在“家数”中,影响最大者是“小说”与“讲史”二家,尤其是“小说”这一家。从“说话”到话本小说,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初期,作为“说话人”底本的话本,不是供人阅读,而是为了师徒传授和讲给人听的;编写话本,不是基于文学的目的,而是由于职业的需要。随着市民对文化要求的提高和印刷事业的发达,供“说话人”使用的底本——话本逐渐被加工润色,印刷流传供人阅读坑味了。话本—经公开流传,白话小说也便随这诞生了。从此,也使这种伎艺和话本在一定意义上分了家。

宋元时代,话本多是单篇流传、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流传于市井之间几乎无一署名,致使不少作品至今弄不清写作的具体年代,尤其是宋元两代更难分辨。于是治小说的人只好把它们眼就一起,统称为“宋元话本”。“宋元话本”到底有多少,至今尚无精确统计,当代学者认为,小说话本共67篇,其中以宋代居多。“讲史”[又称“平话”(或“评话”)]话本。多出自元代,据《永乐大典》目录卷四六记载,共26篇(惜多已失传,今仅存《编五代史平话》、《全相平话五种》、《大宋宣和遗事》和“讲经”话本只是近似小说而非小说,只是对章回小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宋代“说话”伎艺的勃兴,与当时都市经济的畸形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从《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和《武林旧事》诸种笔记可以清楚地得到说明。

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元、明三代艺术上有缺陷忍气吞声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明代白话小说(短篇)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万历以后,尤其是南方,都市经济发达,市了阶层形成士大夫生活日趋放诞,因而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白话短篇小说日益蓬勃地发展起来。最有代表性的集子是洪缏biān(木名)的《清平山堂话本》和冯梦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醒世恒言》)及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平山堂话本》原分六集共收话本60篇,总名《60家小说》。仅存27篇。书中多宋元旧作,未加润饰;少数为明人作品。“三言”共收白话小说谎百开篇,其中有经冯梦龙加润饰的话本,也有他创作的拟话本,以明代作品居多。“二拍”则全为凌蒙初创作的拟话本。 冯梦龙是一位“全能”通俗文学家,对通俗小说理论也有卓越的见解。他编的“三言”题材广泛、佳作颇多、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艺术上多所创造。从中可以看出宋元明话本的突出成就。 “二拍”是与“三言”同时的最早的拟话本集,共收作品80篇。凌蒙初的思想远不及冯梦龙进步,书中糟粕较“三言”严重得多。但在艺术上“抒情写景,如在耳目”。(孙楷第语)

请初“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精选出四十篇作品,定名为《今古奇观》,在“三言”、“二拍”一度失传的情况下,赖此书我们得以了解明代白话小说的基础情况,这个选集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明末清初,在“三言”、“二拍”的影响下,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集子有四十余部。它们的思想与艺术性虽不及“三言”、“二拍”,但去相存精,也还有些作品值得一读,如崇祯年间出版的“天然知叟”的《石点头》、明末清初李渔的《十二楼》、“元亨主人”的《照世杯》、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等。

清乾嘉以降,考据之风盛行,士大夫不热衷于小说,直到清末,这种现象才发生变化,小说又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明初,《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入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虽然短篇文言、白话小说一直在按照身的规律发展前进,并且时有佳发,时有高潮,但总体说来,其成就与规模则无法与长篇小说相比拟。“四大奇书”在所属各类题材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它们各自开创了一个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西游》系列,《金瓶梅》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清代乾隆年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部长篇巨著问世,两世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虽不乏讽刺之作,但却没有一部称得上讽刺小说的样板,所以鲁迅对《儒林小史》的好评特多:“《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 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蹙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儒林外史》在“四大奇书”之外,另辟了一条蹊径。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创作,也影响后来鲁迅的杂文。至于《红楼梦》的成就和影响就无庸多言了。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光辉总结。如果说《三国》、《水浒》、《西游》在民间影响极大,而《儒林》、《红楼》的影响则在士大夫之间。尤其是《红楼》的读与讲,则早在士大夫中成为了一种习尚和时髦:“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相互理解在。”这说明在清代知识阶层中不仅有一股“《红楼梦》热”,而且还把是否通《红楼梦》当成了衡量一个人学识高低的标准。在《红楼梦》尚未西世时就有人评点,两百多成来,评论者比肩接踵,续作汗牛充栋,其研究者之多,研究成果之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红楼梦》的研究,早已形成一种学派——“红学”,而今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这是中国的人骄傲。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由于清廷的极端腐败,社会处于了大变革昀时期;小说理论高度发达,众多杂志创刊问世,印刷事业也发达兴旺,是为小说提供了创作面世的便利条件。据近人粗略统计,晚清长篇小说当在千种以上。“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吴 yiàn(足企也)人、刘鹗、曾朴)中,仅李伯元、吴 (这个字打不出来)人二就创作了长篇小说数十种。晚清小说不论内容还技法,都有许多新因素,体现了变革时期的特点。对晚清小说的研究与整理,阿英(钱杏顿)先生贡献最大,魏绍昌先生也作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从总体上讲,较之明代和前清小说的研究,似乎显得还很薄弱。可以纪的是“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 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综前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简小说的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资多彩的状态。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杨如冰在2023-06-25 10:28:22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wangyou/354868.html


上一篇:与师父相爱的玄幻小说
下一篇:网络小说好多写的好幼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