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小说阅读网

崔臻晰
崔臻晰
发布于 阅读量 704
耕读小说阅读网

『壹』 关于“耕读”的诗句有哪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唐代:颜真卿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译文: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5、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读书》宋代:陆游

译文: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6、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译文: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大年初一,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推出一个特别


“家风”到底是什么?
大年初一,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推出一个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面对央视记者提问,被采访者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要孝顺要和气;不能糊弄人,不能干坏事;不啃老不坑爹;不能说瞎话……有的听起来宽厚,有的听起来严厉,有的听罢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说谎话、别晚回家这种“低级要求”也能算做“家风”?
“家风”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阎爱民多年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家族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研究家风家教的专著。日前,阎爱民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家风”做了解读。
“家风”最早只属于贵族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家风在古代是只属于贵族的一种特殊门风。阎爱民教授介绍说,在秦汉以前,贵族阶级基本都是武人出身,当时是没有“家风”一说的。“武人成为贵族多是因立战功而获封地,而随着朝代更迭,这种获封是很难传世的,所以有‘富不过三代’一说。”
汉以后,文人阶层开始受到重视,开始有人不靠战功而靠文化修养成为士族阶级。“在当时那个年代,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读得起的,基本上还是贵族阶层的权利。但不同于战功,士族的文化修养是可以传承下来的,而且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最初所说的‘家风’,即为‘这些贵族的独特门风’之意。”
阎教授举了个例子,在实行科举制度之前,一个人能否做官是要经过地方推举的,主要考察两方面,一是家中是否几代为官,二是家风如何。我们常说的“举孝廉”,“孝”和“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说家风。
世代相传才能称作“家风”
阎教授表示,自唐宋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世袭贵族逐渐衰落,文化下移,庶民社会形成。这时,庶民家庭普遍的家风就是“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古人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家族兴盛、长远。说到这里,就要提到“家风”与“家规”“家教”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几代人遵循,能传世。
孔子的家风是“诗礼传家”,如果后人不读《诗经》会被训斥;西汉大臣石奋家风以“恭谨”出名,虽然位高权重,但始终恭敬礼让。石奋的儿子进入村门没有下车,石奋觉得儿子对邻居不恭敬,没礼貌,就很生气,不吃饭。儿子吓坏了,很自责,对村民道歉,并在之后即便距离村门还有段距离,也下车步行进村。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崇尚俭朴,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要以俭朴为本;铁面无私的包拯家风是“诫贪”,他在家训里写道,子孙不能有贪念,否则活着不能入家谱,死后不能进祖坟……阎教授说,从历史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家风是需要一脉相承,且被严格监督和执行的。
形式多种多样 “家风”促“民风”
《曾国藩家书》广为流传,其中就有其对家族道德修养的一些规范。阎教授告诉记者,家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是像曾国藩这样在书信中体现,更普遍的是在家谱中记载。阎爱民说,一般有家谱的家族在家谱中都能找到本家的家训,只是绝大多数后人都不去看罢了。“所以从古至今,能够对家风一脉相承的家族实在是不多。”
阎教授表示,家风更多的是指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行为规范,像“书香门第”“将军世家”这样以职业来划分的家族文化严格说来并不算家风,只能说是家风对于这个家族影响的延伸。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说先吃饱肚子再知晓礼仪。在阎教授看来,此番对于家风的讨论,是在百姓物质生活普遍丰富的基础上,让大家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家风是从家庭的角度讲,如何树立正确的治家之道让家族长久不衰。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良好的家风能够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进步和改善。”

『叁』 金庸小说中的渔樵耕读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皇室段家的四大家臣褚万里、古笃诚、傅思归、朱丹臣,合称“渔樵耕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南帝”段智兴也有“渔樵耕读”作为弟子,分别是点苍渔隐、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肆』 段王爷身边的渔 焦 耕 读叫什么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皇室段家的四大家臣褚万里、古笃诚、傅思归、朱丹臣,合称“渔樵耕读”。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南帝”段智兴也有“渔樵耕读”作为弟子,分别是点苍渔隐、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渔樵耕读即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很多是也是官宦用来表示退隐之后生活的象征。因此我国的民俗画常以渔樵耕读为题材,而很多古典家具也常常以渔樵耕读为雕刻图案。

但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姓武的和姓朱的却变坏了,不仅设计欺骗张无忌,企图得到屠龙刀和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而且在被看穿之后杀人灭口!

『伍』 江山耕读作文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何丹:

你好!

你一定不认识我,可我却认识你.我是在网上了解到你的情况的.

我叫周倩如,12岁,现在韶关市浈江区铁路第一小学就读.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我想你成为我的互帮互助对象,可以吗?

我还想和你成为无话不谈的的好朋友.

我想要请你来韶关做客.我会带你去韶关的著名景点丹霞山,一饱眼福;去书城,快乐阅读,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去美食城,吃好吃的,解解馋;去球场,打打球热热身......

何丹,让我们以刘翔的奥运精神与速度冲刺,拼搏吧!等到期末的时候,我们再来一决高下.时候 不早了,我们下次再聊.我期待你的回信哟!

『陆』 白鹿原小说赏析

陈忠实在《白儒原》中对儒家文化的价值立场是矛盾的,他在批判,却又在赞赏,既写出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性,又写出了对传统儒家人格的高度赞扬,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作者对白鹿原村长白嘉轩的塑造上,他是典型的儒家传统道德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在他身上既有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品格,也有着无法填补的心灵缺陷――保守和落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孔子因其儒家思想的创立而被偶像化,成为世代为权者及其普通文人、老百姓尊崇的“至圣先师”,自然而然的,儒家讲究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重孝慈,尚仁义,力行中庸的儒家教义都活生生地体现在白嘉轩的身上。他办学堂,送子女上学,亲耕垄亩,身体力行,恪守封建的伦理道德和人生信条,是为了捍卫一个家长的权威与地位。他还是一个族长,顽固地推行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残酷地绞杀着一切不符合封建族规的言行。①文章中从方方面面叙述了白嘉轩对儒家传统道德的维护和继承,下面我将就几方面展开讨论。

(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小说在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价值观就是他娶七房女人最直接的原因。白嘉轩的父亲秉德老汉在世时,他的人生目标既是娶妻生子以繁衍后代,甚至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他的儿子能娶一房不会被他“克死”的女人。这时的白嘉轩和中国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农民毫无二致,生存乃至生育成为他最根本的目的与最低要求,这也是他劳动力量的源泉。

(二)耕读传家
白嘉轩一生都坚守“耕读传家”的古训,他那副挂在正门面上的“耕读传家久,经书济世长”的对联便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白家世代为族长,家产确有积累,但白嘉轩一生都在辛苦劳作,不辞劳苦。他始终坚信努力耕作是幸福日子的保证,那种自力更生的民族优良品质值得称道。
他同时也注重后一代的文化教育。为了延续儒家命脉,不惜耗费巨资,积极倡办义学,使下一代能够接受系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树立起做人的准则。白嘉轩正是借助修缮祠堂和学堂来显示直接的势力和人品,来保持直接作为族长的权威地位和维护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权威。
在教育儿子上,白嘉轩以严父的形象,将几百年来白家所固守的一切传统儒家文化灌输给儿子,让他没也走“耕读传家”这让他认为无比正确和光明的路。他先是培养大儿子白孝文作为直接的接班人,把自己百年遗产下来的族长威严和道德规范一点一点地渗透给他,但当白孝文受鹿子霖陷害走上歧途之后,他毅然决定抛弃甚至毁掉白孝文而培养二儿子白孝武。他让白孝武对哥哥行刑那一段让人肃然起敬。
(三)尊尚“五美”摒除“四恶”
白嘉轩在白鹿村不大不小也算是个地主、富户了,但他并没有剥削者的印记,出资修祠堂建学堂,广施善举没有丝毫的矫情,也不图任何的回报,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惠”而在“齐家”时有这样一段:嘉轩说:“妈,从今往后,给他俩的偏食断了去……他俩大了,不该再吃偏食了。人说:‘财东家惯骡马,穷汉家惯娃娃’,咱家事骡马娃娃都不兴娇惯!”②仅仅这样断偏食一件小事,足以看出白嘉轩的“不费”。对于“劳而不怨”,从他和鹿三的关系上可略见一二,他从来没有把与鹿三一起劳动看成是“怨”,而事实上他一生都把劳动当作至高无上的美德,如果可以,他宁愿不当族长,不管大小琐事,埋头在白家的土地上耕作一辈子,这样说他并不是没有“欲”,他的“欲”就是白鹿村的宗祠法制永远传承下去,白鹿村能永葆安宁富足,他的儿子能接替他成为合格的一族之长,他的“欲”是道德化的是人文化的,从而使他表现出重义轻利,勤劳质朴,达观宽容,对于权势和物欲的追求无疑是一种消解和抵制。
(四)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控制自己自然躯壳随兴而发的意念,“复礼”就是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单从这点上看,白嘉轩是最好的实践者,他的身上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仁义的光环,让人肃然起敬。在那个极度混乱的年代,他站在封建社会与新革命的家风中苦苦挣扎,遇事沉着冷静,不失族长尊严,把“克己复礼”的儒家古训实践得尽职尽责。
白嘉轩的“克己复礼”有一个很好体现是在他对待黑娃的态度上,他用他的胸襟和仁义包容着黑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白嘉轩的敬仰。他对长工之子黑娃一视同仁,让他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当他不愿意学习想去外面闯荡时,他也表现出族长应有的宽容和大度;黑娃与田小娥的结合,让白嘉轩觉得丢脸,但他仍宽慰鹿三;黑娃派土匪打断了他的腰,他仍采取不追究的态度,以德报怨,亲自迎接黑娃回家祭祖;他可以不计前嫌,全心全意为救黑娃而四处求情,更让人看到了他的“仁义”,让每个人为之震惊,为之感叹!

『柒』 射雕英雄传中南帝的四大弟子渔、樵、耕、读分别叫什么名字

渔指的是点苍渔隐,樵指的是樵夫,耕指的是武三通,读指的是朱子柳。欧阳锋最后死了。

一、渔樵耕读

渔樵耕读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角色组合。本为南帝段智兴手下四名大臣,后南帝段智兴出家为僧,法号一灯,将他们收为弟子,号为“渔樵耕读”。分别是点苍渔隐、樵夫、武三通和朱子柳。

1、点苍渔隐

点苍渔隐是《射雕英雄传》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大理“渔樵耕读”里的渔夫,一灯大师的大弟子,原是大理国的水师都督,力大无比。

2、樵夫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人物,南帝(南僧)一灯大师四大弟子之二,渔樵耕读中的樵夫,原是大理国的大将军。

3、武三通

武三通,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人物,一灯大师四大弟子之三,渔樵耕读中的农夫(耕),原是大理国的御林军总管。

武三通有二子武敦儒、武修文,妻子武三娘,义女何沅君。

4、朱子柳

朱子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人物,一灯大师四徒弟“渔樵耕读”之书生,原是大理国的大丞相。与他身份相同、时代不同的还有《天龙八部》中的朱丹臣。

二、《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三、欧阳锋

欧阳锋,绰号”西毒“,武功登峰造极,乃“天下五绝”之一,后因逆练郭靖乱改的九阴真经而疯,不过武功更胜从前,于”第二次华山论剑“中先后击败郭靖,黄药师,洪七公三人,被三人公认为”第二次华山论剑“武功天下第一。

在《神雕侠侣》中收杨过为儿子,后来与洪七公在华山比武,后欧阳锋恢复记忆,两人大笑,互相拥抱而逝。

(7)耕读小说阅读网扩展阅读:

《射雕英雄传》创作背景:

作品最初于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报》上连载,后收入《金庸作品集》中,连同后来的《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一并,被称为金庸小说的“射雕三部曲”。

自1957年元旦以来,《射雕英雄传》一直在《香港商报》连载,偶尔金庸生病才会停下。

据金庸自述:写《射雕》时,他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

《射雕英雄传》曾作过不少改动。金庸在修订时删去了一些与故事或人物并无必要联系的情节,如小红鸟、蛙蛤大战、铁掌帮行凶等等。

除去了秦南琴这个人物,将她与穆念慈合二为一,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新的情节,如开场时张十五说书、曲灵风盗画、黄蓉迫人抬轿与长岭遇雨、黄裳撰作《九阴真经》的经过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欧阳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射雕英雄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渔樵耕读

『捌』 黄蓉去找一灯大师疗伤的时候,有"渔樵耕读"的阻挠,她对的对联是什么

一、书生上联: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

意思:风吹棕榈树摇摆,象千手佛在摇折扇。

黄蓉下联: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意思:秋霜之际荷叶凋零,象独脚的人戴着个逍遥头巾。

二、书生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意思:琴瑟琵琶四字,头上共有八个王字。

黄蓉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意思:魑魅魍魉四字,四个鬼字里各有各的肚肠(指鬼字里包含不同的四个字)。

出自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8)耕读小说阅读网扩展阅读:

《射雕英雄传》原文节选:

“我有一个上联,请小姑娘对对。”黄蓉道:“对对子可不及猜谜儿有趣啦,好罢,我若不对,看来你也不能放我们过去,你出对罢。”

那书生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分。

黄蓉心道:“我若单以事物相对,不含相关之义,未擅胜场。”游目四顾,只见对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庙前有一个荷塘,此时七月将尽,高山早寒,荷叶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动,笑道:“对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说来不便。”

那书生道:“但说不妨。”黄蓉道:“你可不许生气。”那书生道:“自然不气。”黄蓉指着他头上戴的逍遥巾道:“好,我的下联是:‘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这下联一说,那书生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见那莲梗撑着一片枯凋的荷叶,果然像是个独脚鬼戴了一顶逍遥巾,也不禁笑了起来。黄蓉笑道:“别笑,别笑,一摔下去,咱俩可成了两个不戴逍遥巾的小鬼啦!”

那书生心想:“寻常对子是定然难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个绝对。”猛然想起少年时在塾中读书之时,老师曾说过一个绝对,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得工整,说不得,只好难她一难,于是说道:“我还有一联,请小姑娘对个下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黄蓉听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个王字,原是十分难对。只可惜这是一个老对,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爹爹当年在桃花岛上闲着无事,早就对出来了。我且装作好生为难,逗他一逗。”

于是皱起了眉头,作出愁眉苦脸之状。那书生见难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黄蓉反过来问他,于是说在头里:“这一联本来极难,我也对不工稳。不过咱们话说在先,小姑娘既然对不出,只好请回了。”

黄蓉笑道:“若说要对此对,却有何难?只是适才一联已得罪了大叔,现在这一联是一口气要得罪渔、樵、耕、读四位,是以说不出口。”

那书生不信,心道:“你能对出已是千难万难,岂能同时又嘲讽我师兄弟四人?”说道:“但求对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黄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那书生大惊,站起身来,长袖一挥,向黄蓉一揖到地,说道:“在下拜服。”黄蓉回了一礼,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机要阻我们上山,这下联原也难想。”

『玖』 新历史小说的新历史小说的人文主义倾向

新历史小说的另一发展趋向:重视通过历史反思,关注已被遗弃的人性。
反思,既是一种回顾,更是一种再认识,一种重新确认和重新解构。它是在一定历史转折,文化转型的关节点上,一种带有转折时期的深切忧虑。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思理性的限度、实践的两重性,反思人类的精神支点、未来归宿。这种形而上的反思意识融汇在文学作品中,便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文化意识。“历史反思”文学思潮使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深深的政治的、历史的以及人性的相互交错的思考。
从哲学角度来讲,新历史小说是带有反思性的。作家们深入人物内心去挖掘正反两方面对革命现时立场、态度的不同,瓦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拆散神圣形象中的英雄情结,使英雄俗人化,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活物。这种文学意义上的反思,使文学关注点下移,更关注、注重平常生活,不再刻意表现,甚至故意弱化重大历史事件,重新体现了“文学即人学”的沉重命题。
这种对革命年代中人性与反人性等具有人类意识的现代问题的历史反思在新历史小说中得以体现,作家将革命历史作为遥远的依稀模糊的写作背景,人物距离革命或远或近,参与革命与否完全不再是人物形象必须做出的选择。新历史小说增加了人类生命、生存意识、宣扬着儒家传统文化精神和具有当代时代特征和传统共性的权力中心观。
在新历史小说中,平常百姓身处战乱之中,却努力生活在政治革命边缘,即使身不由己的被卷入战争,也不会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而只是以战争受害者的身份诉说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残酷。
《白鹿原》中除了鹿家、白家以及黑娃等的参与,其他人仿佛是戏台前的看客,默然审视着革命斗争。《活着》则以福贵的生活经历告诉读者,战乱时期生命凋落的故事。被卷入革命历史斗争后,富贵“想到解放军对自己的好,觉得应该报恩,替他们摇过长江,可是我实在是怕打仗,怕见不到家里人,为了家珍她们,我对自己说我就不报恩了,我记得解放军的好。” 革命历史小说中着重刻画反面人物的各种恶行,或将其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缺乏人性感性的动物的创作模式,在新历史小说中给予否定和摈弃。新历史小说反复强调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具体生命个体的惨痛经历。他不去刻意表现反面人物,彻底打破二元对立模式。在《白鹿原》中作者没有设置一个纯粹的正面人物,也没有一个纯粹的反面人物。“以德报怨,以正祛邪”坚守“耕读传家”代表着封建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正人君子形象的白嘉轩,仍然会暗施奸计,“巧取风水宝地”。而田福贤,鹿子霖们虽然在政治角色等方面表现出其反动丑陋的一面,甚至有在国共合作失败后严惩共产党时表现出其凶恶的“动物本能的弑杀”,但在人格道德方面仍有令人称道的一面。这样的描写能够揭示历史的真实性。
傅朗西是《圣天门口》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革命的事业,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家。然而,最后的傅朗西却走向了自己终生事业的反面,完成了一种虽然痛苦但却又必然的自我否定,可以说,在亲身经历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在亲眼目睹并亲身感受了带有强烈的血腥和暴力意味的“革命”给广袤的中国大地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之后,傅朗西最终彻底地否定了这种血腥暴力的“革命”,最终认可并皈依了梅外婆、雪柠她们那样一种充满了仁慈、宽恕与博爱的非暴力文化立场。其实在傅朗西的自我否定背后,潜藏着的是刘醒龙自己同样十分痛苦的对于“革命”所进行的质疑与反思过程。
对于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行了格外深邃的质疑与思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颠覆了既往的“革命历史小说”,成功地完成了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新历史小说力图在政治气氛轻松淡薄的写作环境下创作,坚持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其视点多是下层人民的生活,着重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体现了其理性的务实精神。 文学必然是民族的,他的躯体内流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和精气。在新文学中,中国作家由民族文化涵养而成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有力的影响和支配着作家的创作。传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较大程度上表现在作家实现了观念的自觉后,在创作中更深入、广泛表现文化的特点。以整合历史文化中的积极精华因素,以唤醒民族记忆、民族感情。历史教育依靠着这些共同的民族财富来塑造民族的意识,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这是新历史小说的一种自觉认识
白嘉轩作为《白鹿原》的第一主人公,是作者有意设置的一种文化的存在。白嘉轩是几千年中国宗法封建文化造就的一个人格典型,他是一个封建家族的代表,是封建传统文化的自觉守护者,从他身上可以感到中国封建文化的流传和道德观念的积厚恒远。
白嘉轩这一人物的形成,得力于文化底蕴的沉实,他的思维与行为无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构成和规范指导。他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德及中国农民的优秀品质,当然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另一人物则是关中大儒朱先生,他是关中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白鹿精灵”的化身,更是另外一种文化的象征,这种文化既是白鹿原传统文化,它是支撑白鹿原的精神支柱,扩大而言之这种传统的文化就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
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中,重新寻找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民族前进以及复兴的精神动力,是新历史小说嬗变后的历史担当。 传统历史小说中,基本都是把女性作为批判对象进行歪曲描写的,或是认为女性对历史进程不能起根本影响作用的,人物形象比较模糊。如《水浒传》中对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描写;又如《三国演义》中对貂蝉的描写。在新历史小说中,女性就得到了辨证的分析描写,有过错的不会否认,但历史上有贡献的也能在书中得到公认,而且注重从多角度分析女性的心理世界。如孙幼蘩(《倾城倾国》)、洪高娃(《北方佳人》)、苏麻喇姑、庄太后(《康熙大帝》)等一批女性人物都是处于受尊重与歌颂的地位。又如高阳的《慈禧全传》中,没有用贴标签的手法刻画慈禧,文中也承认她也有母性和女性的一面,心中存在复杂的矛盾。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崔臻晰在2023-06-24 19:30:30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wangyou/279395.html


上一篇:青年阿兵宾小说阅读99
下一篇:异界和魔兽的小说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