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线轶事全文阅读

王若菲
王若菲
发布于 阅读量 258
小说西线轶事全文阅读

① 找越南自卫反击战描写我军 猫耳洞生活的小说

《高山下的花环》《中越战争秘录》《兄弟,替我回家》《穿越死亡》《血色山茶花》《橡胶林的记忆》《老山狙击手》《纵深地带》《西线轶事》《国之利芒》《滴血木棉》《浴火南疆》《敌人没死》《雷场上的相思树》《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十八号猫耳洞》《一本打开的日记》(老山篇)等等,建议还是看及时的比较好,真实,而且资料丰富。

② 谁有电子版的 徐怀中的《西线轶事》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x/11-xu_hz/xu_huaizhong.htm
作家简介:
徐怀中(1929——),当代著名军旅文学作家,河北省邯郸市人。四五年参加八路军,此后在军区做美术及宣传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1954年)、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出版于1957年10月的成名作)、短篇小说《西线轶事》(1980年1月,揭开新时期军事文学序幕)等。(宇慧撰写)

③ 反思小说的其他作品

(一)政治反思:王蒙《蝴蝶》、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二)人性反思:专古华《芙蓉属镇》
(三)民族性反思: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四)苦难反思: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启示录》《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五)现实社会反思:理想主义者的困惑《人到中年》;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开拓之作《西线轶事》。
(六)人生反思:知青小说: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
(七)文化反思: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等。

④ 求书~~确信你读过很多小说再进来....

如果你真的打算做一名小说家,那么我建议你阅读一开始不要凭自己的喜好。有些作品你可能不喜欢,但它能被历史沉淀下来,必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你应该读读,学习先贤们的思考方式、叙事方式、构建方式等。
我也是喜欢文学的一分子,并有与你相同的志向,呵呵。现在准备考古代文学研究生。
(你说:文化背景尽量不要是中国70年代以前,因为我对那年代没什么好印象。这句话让我大失所望。差点放弃对你的建议)
个人推荐:(我读过并认为值得一读的-----当然,有些作品语言和叙事不太尽如人意,但构思和情节,以及表现手法都不错)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受用不尽啊!!不要轻易以为你读懂了它们,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小说--也是我的最爱啊!
钱钟书《围城》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高尔基的三步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平凡的世界》
《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卡门》、《呼啸山庄》、
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的小说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
村上春树--没的说!! 夏目漱石、川端康成 的也可以看看
聊斋志异、世说新语、(别说你讨厌古文啊!-----那是一大损失)
余华《活着》
《白鹿原》 《棋王》

周国平、余秋雨值得读啊,但都不是写小说的,呵呵,你自己看着办吧!
(有急事要下机,以后再写,当代我还没说呢-----不好意思)

⑤ 西线轶事故事梗概

篇幅近于中篇的《西线轶事》,是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开拓之作。它描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壮丽画面,而尤其注重表现新一代军人的独特形象。它摒弃了以往作品津津乐道地描写战争过程、战斗故事等既定模式,避开炮火硝烟这一眼就看得见的“战争之树”的“树冠”,而用力描写“战争之树”的“树根”,即透过硝烟炮火,把笔触伸展到战场之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去揭示和显现发生战争的特定时代,表现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纵深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一改以往军人形象塑造中追求高大完美,“神化”、“净化”的倾向,注重塑造具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多边立体化的当代军人形象。

⑥ 越南自卫反击战有什么小说

《高山下的花环》《中越战争秘录》《兄弟,替我回家》《穿越死亡》《血色山茶花》《橡胶林的记忆》《老山狙击手》《纵深地带》《西线轶事》《国之利芒》《滴血木棉》《浴火南疆》《敌人没死》《雷场上的相思树》《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十八号猫耳洞》《一本打开的日记》(老山篇)等等

⑦ 小说人物"刘毛妹"出自什么小说

徐怀中的 西线轶事

⑧ 现代小说的曲折道路

由于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小说的发展有过较大的曲折。1956年前后,小说领域曾出现过以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为代表的一批“干预生活”的短篇,它们大胆触及现实的各种矛盾,尖锐揭露社会生活的一些弊端,这批作品既是当时国内外文艺界反对“无冲突论”创作思潮的直接产物,也是当代小说家希冀于小说的社会功能获得更大发挥的一次勇敢尝试。但因当时环境所囿,这个创作潮流刚露端倪就被人为地宣告结束。随着对“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写中间人物”论的责难,代之而起的是一股粉饰现实、以虚假现实主义昌充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浪潮。不过,在这股思潮泛滥时,不少有胆识的小说家仍有好作品问世。赵树理的《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马烽的《三年早知道》,刘澍德的《甸海春秋》,西戎的《赖大嫂》等短篇,都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精神、真实揭示生活矛盾的好作品。一些作家把笔锋转向历史,写出《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杜子美还家》(黄秋耘)等短篇,以历史的镜子映照现实,这是小说家们在特殊环境中坚持现实主义精神的曲折表现。李准的《李双双小传》,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虽以“大跃进”为背景,但立意不在歌颂浮夸作风,而着力于塑造农村新人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性格,至今仍保持一定的艺术魅力;至于真实刻画了土生土长的好干部形象的《延安人》(杜鹏程)、《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等短篇,更是具有较大感染力量的优秀作品。
1962年以后,小说创作的兴旺局面开始冷落,其间虽有姚雪垠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 1卷问世,但其他好作品不多。浩然的《艳阳天》和陈登科的《风雷》反映农村生活,艺术上有可取之处,内容上却明显留下阶级斗争扩大化思潮的痕迹。
“文化大革命”中,小说的正常创作活动受到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压制,而一批反现实主义作品则在唯心主义思潮下应运而生。以《序曲》为结集的一批短篇,就是突出代表。
1976年10月,中国历史出现了新的转折,社会政治动乱开始平复,随着思想路线逐步端正,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文学事业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趋势,小说创作更是盛况空前。作为中国社会由大动荡走向大整治、大改革的历史过程的生动反映,这时期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恢复和发展了“五四”以来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并不断走向深化。社会政治生活中唯物主义路线的恢复,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使小说家们精神上获得一次大解放,他们敢于面对现实的人生,正视生活中普遍关心的矛盾,提出自己积极的思考。进入新时期的头两三年,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开始,出现了一批曾被称为“伤痕文学”的短篇小说,它们第一次把林彪、“四人帮”倒行逆施所造成的惨痛展现在读者面前,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还有一批作品,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则是从历史和现实的交错表现中,着重探索建国30年来国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和深刻教训,进行历史的“反思”。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的《将军吟》,是反映十年动乱生活最有影响的长篇,它们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这场动乱所造成的历史倒退,更着力于表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光明的强烈渴求。这几年继姚雪垠《李自成》第 2卷后所涌现的《星星草》、《金瓯缺》、《风萧萧》等一大批历史小说,也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特征:从历史的真实发展中探求深刻的生活哲理,以唤起当代读者感情的共鸣。进入80年代以来,作家的笔锋逐渐转向了正在发展中的当前现实。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的生活巨流,有力揭示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各种矛盾,塑造“改革者”或当代新人的形象。蒋子龙的短篇《乔厂长上任记》是引起社会瞩目的第一篇作品。陆续出现的还有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一批以70年代末期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和当前军队生活为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在揭示部队生活矛盾、塑造当代军人形象方面也有明显突破,象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就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佳作。
二是描写普通人的命运,表现和歌颂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这也是近几年小说创作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中出现了谌容的中篇《人到中年》、古华的长篇《芙蓉镇》等优秀作品。这类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将普通人的命运与时代命运紧紧交织,透过人的命运去窥视时代风云和社会人生。
从对普通人的命运的真实描写到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索,是这类题材创作的一个重要进展。韦君宜的中篇《洗礼》、路遥的中篇《人生》等,都凝聚着小说家们对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表现这类生活内容的创作中,也有曲折。一些青年作者由于思想功力的欠缺,在复杂生活面前感到迷惘,无法正确把握社会矛盾的本质所在和它的必然趋向,因而产生了一些艺术上虽有特色而思想倾向上有明显失误的作品。这也是除旧布新年代的一种值得注意的创作现象。
三是创作样式的交叠变化和艺术手法的大胆革新。从小说样式方面来看,新时期的头几年,短篇小说非常活跃。到80年代,中篇小说异军突起,以大批优秀作品占领文坛,仅1981至1982年就涌现了1100多部作品,这是现代小说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长篇小说自1977至1982年6年时间涌现了500多部作品,数量可观,但从创作势头看,尚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
这时期小说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显得异常丰富多彩,探索的道路也更加宽阔。一些致力于小说民族化的作家,在对传统小说艺术经验吸取的同时,更注重于民族感情的熔铸。李准的长篇《黄河东流去》、叶蔚林的中篇《在没有航标的河道上》、刘绍棠的中篇《蒲柳人家》是这方面较早出现的佳作。对西方现代派小说艺术手法的吸取,是这时期小说形式革新的一个突出方面。以意识流作为结构作品的手法,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揭示人物精神生活的手法,在创作中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走在这种探索前面的作家是王蒙,他的中篇《蝴蝶》、短篇《春之声》,获得社会首肯。李国文在长篇革新方面也迈开了第一步,《冬天里的春天》是一个可喜的成果。

⑨ 徐怀中的哪一部小说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响

《西线轶事》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王若菲在2023-06-23 21:29:16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tuijian/71066.html


上一篇:豆腐小说网作业福利
下一篇:中国催泪小说排行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