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小说阅读

林力勤
林力勤
发布于 阅读量 451
托尔斯泰小说阅读

A.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童年》(1852)
《少年》(1854)
《青年》(1856)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
《哥萨克》(1863)
《战争与和平》(1865-1869)
《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1886)
《克莱采奏鸣曲》(1889)
《复活》 (1899)
《哈吉穆拉特》(1912)

B. “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什么

列夫 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幼年》《少年》《青年》
补充:
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1852)、《少年》(1854)、《青年》(1857)三部曲,通过贵族青年尼古连卡性格的形成过程,揭露了贵族生活方式对人的恶劣影响,同时又宣传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来克服外界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童年·少年·青年》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
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此外还创作有剧本《活尸》等。托尔斯泰的创作长达60余年,作品深刻描绘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反映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盾,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C. 哪个好心人告诉我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阅读网址啊。谢谢了

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22/t/tuoersitai/index.html

D. 求托尔斯泰的小说《三死》全文内容

伊凡.伊里奇的复活
――关于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

1877年,托尔斯泰结束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写作。人们都希望他能继续写出类似的巨著来。可是这位喜怒无常、神秘莫测的艺术家却陷入了巨大的苦恼之中,以致于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在一种从容的、统一的、平衡的感觉中写个不休了。

事实上,托尔斯泰的苦恼并不在文学创作本身,而是在思想上、信仰上遇到了困惑。问题是致命的。同时,这种困惑又同日常生活搅在一起,更加深了他的痛苦。先看看他在1884年3月末4月初(4月末开始写《伊凡.伊里奇之死》)的日记:(3月29日)“重要的是,如果我真是(在某种程度上)按照上帝的意志活着,那么一个疯狂的、病态的世界就不会赞许我这样做。假定他们赞许我,那么我就不再按上帝的意志活着了,而是按世界的意志生活了……”;(4月4日)“家里的气氛太让我难受了。……三年来我不只是痛苦。而简直是没法活。……只要我参与了他们的生活,我就弃绝了真理……”

他开始狂热地研究宗教,研究《福音书》、《道德经》,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追问生命的意义,几乎达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这是他在信仰、思想、对生活的根本态度上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刻。他着手研究东正教教义,并发现它与《福音书》的真谛南辕北辙,于是决定脱离教会,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6月18日,他突然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终因妻子有孕在身和对孩子的爱而放弃(26年后,正是这位在孕育中的小女儿萨莎,即亚"列"托尔斯泰娅帮助他圆了离家出走的梦)。

这期间,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写政论、时评、宗教哲学论文。如《忏悔录》、《教条神学研究》、《那么我们到底怎么办?》等等,想集中解决那些迫使他几乎中断创作的重大难题:活着为什么?生活的意义何在?真正的信仰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女儿亚.列.托尔斯泰娅说:“托尔斯泰在加紧写作《那么我们到底怎么办》,但是怎么也无法结束,这使他感到疲劳了。他想回到文学创作上来。”在1884年4月27的日记中,托尔斯泰写道:“我想开始和完成一篇新东西。或者是《法官之死》,或者是《疯人日记》。”这部新小说就是指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

从可见的材料看,我们无从得知托尔斯泰构思这篇新作时是如何寻求对以前创作的突破的,但它无疑是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困惑之后的产物。把一切都融进连续的历史长河的水流中去平静地流淌,这样一种创作的风格突然发生了改变,死亡,作为中心的主题第一次占据了如此显赫的地位。这对一贯以统一、明确的创作思想为写作前提的托尔斯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件。

“死亡”这个主题在他从前的创作中也屡屡被涉及。但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死》等作品中,“死”的主题从来都是被当作人的自然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来表现的。《战争与和平》有一个著名的章节:安德烈受伤后躺在战场上,面对着鲜血、杀戮和死亡进行思考。但是,即使在此刻,“死亡”也没有让他震惊,以致使他怀疑他的贵族生活的意义。令安德烈震惊的倒是大自然的魅力。他望着远方--蓝色的天空,远山上白色的教堂泛着白光,象征着人类历史和生活的长河缓缓地、平静地流淌着......在这作为人类生命力的真正源泉的大自然面前,个体生命超越了“自我”,完全与生生不息的自然进程交融在一起,这是对生命本身最高的,从而也是最基本的崇拜。这就是托尔斯泰式的“浪漫主义”。必须指出的是,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中,作家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形式化为一种所谓的“开放型结构”,人类无穷无尽的生活就像长河一般向前流去,个体经验(痛苦、忧伤、恐惧、焦虑等),造成伤害的偶然事件(失败、死亡、战争、各种来自外部的打击等),作为生活的材料纳入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线性时间结构之中,融化了、消失了。曾经是那么丰富、微妙的细节,终究被驱赶到了历史的深处,被掩埋起来了。“死亡”,作为一种偶然事件,在历史理性中就这样作为合理、必然的事情被敷衍过去了。

表面上看,在《三死》中“死亡”正式作为一个主题出现了,并且似乎变得重要起来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作者自己是如何说的就知道了。托尔斯泰在写作《三死》这篇小说的前夕(1858年5月1日),给亚?安?托尔斯泰娅伯爵小姐的信中这样写道:

关于《三死》)“我的想法是:三个生物,即女地主、农民和树都死了。女地主既可怜又可恶,因为她一生都在撒谎,就在临终时还在撒谎。基督教,正如她对这一宗教所理解的那样,对她来说,是无法解决生死问题的。……那个农民在临终的时候是很平静的,这正是因为他不是基督教徒的缘故,……他所信的宗教是跟他在一起的大自然。……至于那棵树,在临终时是很平静、很诚实的,甚至是很美丽的。说它美丽,那是因为它不撒谎,不做作,毫无惧色,毫无遗憾。

可见在《三死》中,“死亡”与其说是一个主题,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具、一个素材,一种印证某种宗教理想的工具,一个为了表达作者隐藏的道德动机的素材。而《伊凡"伊里奇之死》则与以前的作品不同。首先,“死亡”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心主题出现了;并且关键在于它被置于作品的核心结构要素的地位。而“生存”则像一个罪大恶极的被告被押到了公堂,来接受“死亡”的判决。

在“死亡”主题的威慑下,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家庭、日常生活、公务、对往事的回忆等等,都成了表现这个主题的材料,都成了听候审判的案宗,也就是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审判--最后的、真正残酷的审判--在哪里进行呢?在垂死者的灵魂中。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的流程,突然在某一瞬间停滞了,作为过程的生命在死亡面前遭到了质疑。伊凡.伊里奇面对死亡时刻的心理状态与他对往事的回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过去的和正在进行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构成对他眼前的现实、对自己庸碌的一生的严酷批判。也正是如此,在一位平庸乏味的法官的僵硬外壳下面,人的灵魂就像冬眠的蛇一样缓慢地苏醒了。

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叙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位身世普通、一生过着太平安乐日子、事业上几乎是平步青云的中级官吏伊凡. 伊里奇,经过疾病尤其是可怕的心灵折磨之后,死了。小说共12章。第1章写伊凡.伊里奇死亡的消息传开后同事、朋友的反应以及丧事仪式上的情况。作者在这里突然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然后转入对主人公的一生经历(出身--法学院生活--就职--调职--婚姻--家庭生活--事业失意--重新安排生活)的直线叙述,共两章。从第4章一直到第12章结束,即从伊凡"伊里奇初病到病情恶化再到双腿一蹬死去,占据了整篇小说的四分之三。在前3章中,作者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冷静、客观、历史地讲述。幸好从第4章开始,伊凡"伊里奇就病了。于是,作者和他的主人公一起变得疯狂起来了。

家里的人个个身体健康,只有伊凡"伊里奇突然觉察到了自己有病,从此,他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在一以贯之的平静、有规则的生活秩序里,出现了疾病这样一个不和谐的因素。更可怕的是,疾病的漫无止境的折磨之后,在苦难尽头,还站着“死亡”。死神的身影挡住了生存的最后一丝光亮。在从疾病走向死亡的这场空前绝后的境遇中,个体生命无可挽回地日渐丧失了同他过去所赖以生存的一切的联系。世界像烟雾一样从伊凡"伊里奇的病榻前飘离,任他怎么叫唤也召不回来。他想追上前去,重新恢复同这个世界的联系,但日渐加剧的病痛又剥夺了他残存的力量。“他不能欺骗自己:他身上出现了一种空前严重的情况。这一点只有他自己明白,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他们总以为天下太平,一切如旧。”这不只是伊凡的自言自语,而是托尔斯泰对自己、对人们的警示。伊凡落入了一个生与死之间的边缘境遇:一方面同原来那个世界的万无一失的联系被摧毁了;另一方面他无法知道等待着他的死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这样的生死边缘上,他只能独自默默地忍受,没有一个人了解他,没有一个人可怜他。”对于一切人,甚至最亲近的人,他都成了沉重的、令人厌恶的、使人生气的、叫人愤恨的累赘。谁都不愿相信在伊凡"伊里奇身上会发生如此可怕的、空前严重的情况。大家都深深地诚恳地确信:伊凡"伊里奇正在以自己的任性不合法地、简直像犯罪一样地破坏着规定的、公认的生活秩序。

事实上,在伊凡"伊里奇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对于他个人而言是不寻常的、令人恐惧的;而在其他所有的人眼里,这是经常发生的、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此不应当使任何人惊讶,也不应当提出问题或引起恐慌。所有的人都在对这件似乎与己无关的事件,以理性的名义,以全部真理掌握者的名义,要求伊凡"伊里奇本人别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重。因为不可能同时存在着两个真理;一个是所有人的,一个是某一具体人(伊凡)的。何况您,伊凡"伊里奇先生,在从前的生活里不也是所有人的真理的坚决拥护者吗?您现在却糊涂了甚至发疯了,这就更不应该、更不成体统了。

疾病复活了伊凡"伊里奇,使他拉开了与日常生活、与周围人的距离,将他从熟门熟路的生活轨道上抛离出来。他恨那将他抛弃后自己却依然在正常运转的生活秩序。在这隐秘的记恨中,他一反过去的乐观、厚道、随和,变得比谁都乖戾、苛刻、挑剔。他乖戾到听见妻子绸衣的簌簌声都嫌恶。可怕的不是病,而是病态。这“病态”将枯燥乏味的法官伊凡"伊里奇,变成了一个敏感的、神经质的人。于是,在他身上奇迹般地萌生了思想者所具有的一些素质。他常常用古怪的眼神打量周围的一切。他发现了什么呢?

同事说话的神态使他“想起十年前他自己的模样,因而格外生气”;同事输牌时“脸色十分痛苦”,却硬要装出一副其若无事的样子,“这一点想想也可怕”;他自己在赢牌时突然嗅出了疾病的味道,顿时觉得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因得大满贯而高兴,未免太荒唐了” 在他苛刻目光审视下现出原形的是“生活”,是他从前一直认为正常的、合理的、充实的、快乐的生活。这是怎么回事呢?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合理而又正常的呢?是自己以前的(所有人都还在过着的)全部生活,还是如今的新发现呢?真理只有一个。如果以前的全部生活是合理的,那么,现在的伊凡"伊里奇就一定是疯了(他居然站到对抗现有生活秩序的立场上);反过来,如果现在的伊凡"伊里奇意识到的是真理,那么就是以前的全部生活疯了。将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定罪,对于濒临死亡的伊凡"伊里奇来说,都不啻是毁灭性的打击。然而,这是面临死亡的最后审判的时刻,伊凡"伊里奇既然无法逃避,就只能忍受这审判的煎熬。

伊凡"伊里奇的一生中从未出现过如此严重的时刻。他毕生的生活目的就是要努力使生活保持平静,但求永远置身于理性法则的庇护之下。这种“理性法则”貌似要拯救人类于日常的僵死、无知状态,事实上却是在肯定和维护这种状态。理性法则似乎在告诉人们:生命是一种物质状态,新陈代谢是必然现象,故而死是生命的归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在为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找到了绝对可靠的证据。既然这种“法则”设计得如此周密、如此牢不可破,那么,面临死亡的人为何还要这般焦虑、恐惧呢?为什么理性法则不为他们提供一套反焦虑、反恐惧的策略呢?伊凡"伊里奇这样一个毕生忠实于理性法则的人到最后终于挺不住了,他由衷地感到恐惧。恐惧什么?与其说恐惧即将面临的“死”,不如说恐惧曾经经历的“生”。他一生中所有“正常的”生命活动,仿佛只是为了迎接这场死亡。

其实,也不能说伊凡"伊里奇的一生中从未产生过冲决“理性法则”的冲动(比如有一次,他想谋求的职位被别人捷足先登,他十分生气,不但提出责问,同周围的人吵架,还冒犯顶头上司,以致造成了受冷遇的后果)又如,他同妻子吵架,“气得双手抱住脑袋,恨恨地说出离婚之类的话来。”只不过这种本来可望造成多种可能性的冲动,总是在短时间内被理性法则和“正常秩序”及时地阉割了。没有类似死亡这样的边缘境遇,一切都在这个井然有序的世界里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和解决,于是,生存就俨然变得毫无疑问起来了。

我们看到,在伊凡"伊里奇从前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根本就没有震惊事件、危险境遇。所有的本该在生命过程本身不断进行的审视,被无限推迟到了死亡这个最后的时刻。这已经够可怕的了。然而,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从小说的第一章中我们已经看到伊凡"伊里奇在经受极度痛苦之后死去,死讯一传开,这个“死亡”事件就被同事、朋友们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普通事件来谈论,被纳入了功利关系(对某某升级有好处)中,被虚伪的丧事仪式而程式化。死亡这样一种本该对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力的震惊事件被日常生活巧妙地、无情地消解了。如果说死亡多少会给与死者有关的人的生活罩上一层阴影,那么丧事后当天晚上的一场牌局就足以将这阴影冲得干干净净。如果这次死的不是伊凡"伊里奇,那么他不也是这牌局中的一员吗?

在死亡这样一种境况中,人的生存的全部真理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就伊凡"伊里奇而言,这场考验不仅轰毁了他过去全部生活“真理”;同时,他对生活的欲望和热爱也被激发出来了。对生活的欲望和热爱,对生命本身,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是如何在垂死者的心灵中实现的呢?让我们注意一下伊凡.伊里奇的男仆盖拉西姆。作品以比重不小的篇幅写了生病垂危的主人与这位“纯朴善良、青春洋溢”的仆人之间的动人关系。在伊凡"伊里奇与周围一切人(甚至包括他的妻儿在内)的对立关系中,他与盖拉西姆之间却出奇地默契、和谐、温馨。这是一种真实的、真正健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伊凡"伊里奇临终之前的黑暗里,盖拉西姆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光亮,使得整篇小说不致成为一首催死曲,而成为对生命的真正意义的挽歌。临死的伊凡"伊里奇终于能够关注、凝视儿子的眼泪,在被疾病、死亡和心灵搏斗折磨得气息奄奄的心中,终于产生了真正的爱与痛苦。伊凡"伊里奇终于还是赶在死亡对生命进行残酷否定之前,实现了对生命、对生存的意义的肯定。

难道双腿一蹬、断气儿了就算是死了吗?严格地说来,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生与死是没有真正的界限的。人的生命只是一个不断接近死亡的过程,生理机能的死亡不过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假如是一株树,一只狗,那么它的生命过程的确是如此。但是一个有灵魂的人,该如何去面对死亡呢?他们要超越死亡。正如伊凡"伊里奇最后所说的:没有死,只有光!

伊凡.伊里奇从前全部的生命活动似乎就是为了准备这场死亡。他的生命过程与自然死亡的过程是吻合的。但是,就在面临生命过程的终点时刻,他突然发现了生与死的意义。在这一时刻,他断然否定了以前的无意义的、真正像死亡一样的生命。就在对无意义的生命的否定和对真正痛苦的沉思之中,他穿透了死亡。

作为艺术家的托尔斯泰,在他这部艺术大于思想的作品中,与其说写了“伊凡.伊里奇之死”,不如说写了伊凡.伊里奇的复活。
(1993年,上海)

E. 列夫.托尔斯泰写过哪些书

作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内作家、文学家容、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多达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F. 托尔斯泰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选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复活》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

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
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网络全书"。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

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复活》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国著名评论家 斯塔索夫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我感觉他的确了不起,他笔下的妓女玛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
--著名作家 迟子建

《复活》是总结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
--著名作家 高莽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在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品内容的严肃性是相符合的。在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伟大的真实!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如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般。然而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妓女、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这里,作者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我们不禁感受到有一种心灵的复活--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即使是当代,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这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所觉。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沉睡的心吗?
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抑或这就是使《复活》不朽的原因。

《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母题当做贵族的专利,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当人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当人自觉,就可能"复活"。所以托尔斯泰主张以"道德的自我完成"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恶",是反对阶级斗争的。但是,作为人类寻求精神解放的一种文献,在我们这个把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笑话的时代,读这样的书,也许会引起某种惭愧的感觉。
参考资料: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G. 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阅读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点亮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胖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

H.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钥匙请你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如下:

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理解。托尔斯泰这句话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意思是看一 本好的书,能从其中学到东西,对以后有帮助,受益匪浅。从名著中选择读过的一本书,写出读后的收获,你以后有哪些方面的帮助,语句通顺流畅,字数100字左右即可。

参考答案如下:

示例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激励我前进生活中,有的人将“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作为座右铭,也有的人却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与非”诗人。

示例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一本理想的书就是一个智者的化身,而读一本理想的书就是向一位智者讨教生活的智慧.简言之,就是你打开智慧之钥匙。好的书本能提供我们丰富的知识,等于精神食粮.没有知识,就没有智慧可言,所以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8)托尔斯泰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托尔斯泰的人物影响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林力勤在2023-06-24 17:11:47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qita/239827.html


上一篇:卫风小说网盘
下一篇:职场爱情小说排行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