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考证阅读

汪佳思
汪佳思
发布于 阅读量 635
小说考证阅读

① 过五关,斩六将的小说考证

不过后人对这“过五关”的历程,却颇有些怀疑。五关中除了第一关“东岭关”是不知名的小地方,后面四处都是历史上真有其地。其中,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汜水关和荥阳都在今河南省荥阳附近;“滑州”并非东汉、三国时候的地名,而是宋朝以后才有的,当时应叫“东郡”,在今河南省濮阳、滑县附近。从地图可以看出,这四个地方基本上是沿着黄河由西向东一字儿排开。其中洛阳、汜水关、荥阳均位于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附近)的西北面,而滑州则位于许昌的东北。
关公从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出发,要前往河北省寻找刘备,直接往北是最近的;考虑到主要渡口在东郡(滑州),那么出门后往北略微偏东一点点,或者绕一些小弯路也正常。然而按照前面对地图的分析,忽略多半是杜撰的东岭关,则关公他老人家从许昌出来后的大致路线是这样的:首先傻乎乎朝着西北方向猛跑,一直跑了数百里,经过中岳嵩山,到了当时已经近乎废墟的洛阳。在洛阳,或许关二哥看见滔滔黄河,猛然醒悟到自己走错了方向,这才改行向东,一路经过汜水关、荥阳,到达东郡渡河。
按照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记载,关羽走出了让人很晕的一条路线,这么一个大大的拐弯,不但浪费了数百里的路程,还平添了不少的麻烦。如果关公是金庸作品中的侠客,那么大可以在中原游历一阵,行侠仗义,顺便到嵩山找少林高僧切磋切磋,然后顺黄河东下。问题在于,当时关二爷是带着不足数十名随从,护送二位嫂子,在随时可能成为敌对的曹操地盘内急速逃难,恐怕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
那么,关云长真的是一个路痴么?显然也不大可能。好歹还有向导,还可以问人呢。
因此,唯一的结论,这个傻乎乎的大弯路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关羽离开曹操后,只说他径直去与兄长刘备会合。当时曹操的部下有人要发兵追赶关羽,曹操回答:“各为其主,不必追赶了。”留下国士胸怀的一段美事。当然,很可能各地的守兵,也有自行拦截关羽的;关羽或许也经过了一些小规模战斗。不过如《三国演义》描述的“千里走单骑”这样完整的长征多半是没有的。尤其重要的一条,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刘备已经被袁绍派遣到汝南附近打游击牵制曹操,因此关羽很可能根本没有到黄河边,而是径直往汝南去了。所谓《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确实是作者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但问题还没有解决。
罗贯中的地理知识,当然不算很好,所以弄错一些地名毫不奇怪。如果他编排关羽的五关行程,是东南西北乱成一团,那么倒很容易理解了。可怪就怪在,这五关中从洛阳到滑州的后四关,恰好又构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精确路线,可谓一丝不苟。只不过出发点放在许昌,就显得整个路线很别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历史上,说书人对文学、文化乃至历史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是源自说书人用的“话本”。 原来,这都是宋元时期说书人惹的祸。 三国历史,早在宋朝时期,便被说书人编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市井中传颂。到了元朝,这些故事进一步丰富,除了《全相评话三国志》书本,还出现了各种关于三国题材的杂剧、民间传说。罗贯中正是在这些杂剧、传说、话本的基础上,改编整理,并修正了一些与历史出入太大的错误,因此得到今天的《三国演义》。而这其中,关云长过五关的故事,历史上并无记载,想来便是宋元民间艺人的原创,然后被罗贯中所引用的了。
然而,宋元艺人一般来说,其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其历史知识往往也存在种种缺漏。这些缺漏自然反映在他们创作和整理的三国故事中。例如,在他们的故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定的都城不是历史上的许昌,而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由此,便可以解释关羽过五关这一条。在评话中,关羽从长安拜辞曹操出来后,其目的是前往河北寻找刘备。他沿着黄河南岸由西向东行进,依次经过洛阳、汜水关、荥阳,到达滑州(宋朝时候这个地名已经有了),北渡黄河。整个路线清晰明了,毫无漏洞。可见设计这条过关斩将路线的民间艺人,想必是对照着当时的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的。
然而到了罗贯中手里,他的历史知识自然比民间艺人丰富得多,因此大笔一挥,将“曹操定都长安”这个错误修正为“曹操定都许昌”。都城倒是从陕西移回了河南,可能他又觉得关羽过五关的故事特别精彩,不忍舍弃,于是照搬了过来。这老先生也不想想,你把人家的出发点都给搬了上千里,这路线还能一字不改的照抄么?遗憾的是,罗贯中历史不错,地理却差劲,加上偷工减料,就这么把关公的行程变成了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
关于此事,还有一个旁证。那就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刚刚离开都城,曹操带着众将送别关羽时,两人曾在一座桥上对话,并且有挑袍赠金的故事发生。这座桥,在元朝评话和众多民间传说中,都作“灞陵桥”。众所周知,灞陵(今作“霸陵”)是长安城东的一处地名。元朝评话中关羽既然从长安出发,在灞陵与曹操话别理所当然。而在“毛本”《三国演义》(清朝毛宗岗父子整理后的《三国演义》,也是如今市面上流传最广的版本)中,关羽从许昌出来,与曹操话别时所处的位置,则只含糊地说了“桥上”。最有趣的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嘉靖本》(这个版本在市面上较为少见,比起“毛本”,它从时间上较早,也较为接近罗贯中原著)中,关羽虽从许昌出发,却也是在“灞陵桥”上挑的袍子。但不知道,许昌城外,哪来一座“灞陵桥”?
(编者注:今河南省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有灞陵桥,原名八里桥,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此桥的始建年代无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应是元、明时代所建,绝非东汉古迹。)
灞陵桥(河南省许昌市西郊)。在民间传说和评话中,是关羽从汉末首都许昌出来后,与曹操话别之处。
罗贯中一时偷懒,不但把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一个大大的漏洞,也让关二爷背负了“路痴”的帽子,真是冤哉枉也。

② 梁羽生小说阅读顺序

独立成篇】
01《女帝奇英传》

【大唐系列】
02《大唐游侠传》03《龙凤宝钗缘》04《慧剑心魔》

【宋朝系列】
05《飞凤潜龙》 06《武林天骄》07《狂侠天骄魔女》 08《瀚海雄风》
09《鸣镝风云录》10《风云雷电》

【萍踪系列】
11《还剑奇情录》12《萍踪侠影录》13《散花女侠》 14《联剑风云录》
15《武林三绝》 16《广陵剑》

【独立成篇】
17《武当一剑》

【天山系列】
18《白发魔女传》19《塞外奇侠传》20《七剑下天山》 21《江湖三女侠》
22《冰魄寒光剑》 23《冰川天女传》 24《云海玉弓缘》25《冰河洗剑录》
26《风雷震九州》 27《侠骨丹心》 28《游剑江湖》 29《牧野流星》
30《弹指惊雷》 31《绝塞传锋录》

【剑网系列】
32《剑网尘丝》 33《幻剑灵旗》

【太极系列】
34《草莽龙蛇传》35《龙虎斗京华》

年表:

序号 书 名 连 载 时 间 报 纸 名 备 注
01 龙虎斗京华 1954年01月20日~1954年08月01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02 草莽龙蛇传 1954年08月11日~1955年02月05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03 塞外奇侠传 1956年08月18日~1957年02月23日 周末报 时名《飞红巾》

04 七剑下天山 1956年02月15日~1957年03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05 江湖三女侠 1957年04月08日~1958年12月10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06 白发魔女传 1957年08月05日~1958年09月0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07 萍踪侠影录 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08 冰川天女传 1959年08月06日~1960年12月1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09 还剑奇情录 1959年11月~1960年05月(待查) 香港商报·谈风 无

10 冰魄寒光剑 至迟始于1960年,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时名《幽谷寒冰》

11 散花女侠 960年02月23日~1961年06月22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12 女帝奇英传 1961年07月01日~1962年08月06日 香港商报·谈风 时名《唐宫恩怨录》

13 联剑风云录 1961年07月03日~1962年11月25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14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12日~1963年08月09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15 大唐游侠传 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16 冰河洗剑录 1963年08月24日~1965年08月22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17 龙凤宝钗缘 1964年06月25日~1966年05月15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18 挑灯看剑录 1964年07月01日~1968年06月23日 香港商报·说月 又名《狂侠天骄魔女》

19 风雷震九州 1965年09月22日~1967年09月2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20 慧剑心魔 1966年05月23日~1968年03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21 飞凤潜龙 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无

22 侠骨丹心 1967年10月05日~1969年06月2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无

23 瀚海雄风 1968年03月15日~1970年01月21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24 鸣镝风云录 1968年06月24日~1972年05月19日 香港商报·说月 无

25 弹铗歌 1969年07月01日~1972年02月04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又名《游剑江湖》

26 风云雷电 1970年02月09日~1972年09月15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27 折戟沉沙录 1972年02月16日~1975年01月13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又名《牧野流星》

28 广陵剑 1972年06月03日~1976年07月31日 香港商报·说月 无

29 武林三绝 1972年10月01日~1976年08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修订(未出版)

30 绝塞传烽录 1975年02月12日~1978年04月1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31含《弹指惊雷》

32 剑网尘丝 1976年09月01日~1980年01月26日 大公报 33含《幻剑灵旗》

34 武林天骄 1978年05月02日~1982年03月09日 香港商报 无

35 武当一剑 1980年05月09日~1983年08月02日 大公报·小说林 无

③ 中国文学史的古代小说都收录在哪个书丛里。

《歧路灯》梗概:明嘉年间,河南开封贡生谭忠弼,为人端正谨慎,家教甚严。忠弼临终留其子绍闻八字:用心读书,亲近为人。同辈子弟,有夏鼎、张绳祖、管贻安、盛希侨等人浮华浪荡。谭忠弼既故,处长来引诱,闻因无约束而从之。五人结拜兄弟,同吃共赌。绍闻渐染恶习。几人开赌场,窝土娼,宠爱娈童,私铸银钱。绍闻陷于泥沼,入狱候审。家人倾家荡产,使得出狱,为偿债,绍闻伐尽祖坟林木,备尝辛酸,终迷途知返,立志悔过。年至不惑,潜心攻读,后得授知县。绍闻常以平生遭遇戒其子篑初,篑初随父读书,考场屡捷。后钦点翰林,重振家事。

《歧路灯》清代长篇白话小说,警世稀品。清代李海观作。一百零八回。李海观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宋寨村。该书叙述书香门第子弟谭绍闻堕落败家,又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对封建社会的吏治、教育和当时市井社会的世态人情、风习流俗有广泛生动的描写,但多封建说教。

(清.李绿园著 现藏于南京图书馆)人生在世,立于成败两端,而成败之由,全在少年时候分路,资历或敦厚或浅薄,气质或安详或轻飘,往来或正经孤党等等,由此引出歧路一盏,照世间迷路人。

与《儒林外史》、《红楼梦》大致同时问世于清乾隆年间,由豫人李绿园创作的

长篇小说《歧路灯》,洋洋70余万言,108回,在当时说部之林独树一帜。但是,此

书脱稿后,直至20世纪20年代,都以钞本形式在河南乡村流传,知者寥寥,并未引起

读者及学界的注意。本世纪20年代起,《歧路灯》始有印本出现,才开始了对之真正

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本文拟对本世纪20年代以来80年间《歧路灯》研究作一回顾,供《歧路灯》爱好

者与研究者参考,并希望对《歧路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帮助。

1

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其卷八著录《歧路灯》一则,

引《阙名笔记》云:

吾乡前辈李绿园先生所撰《歧路灯》120回,虽纯从《红楼梦》脱胎,然描写人

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惜其后代零落,同时亲旧,又无轻财好义之人为之刊

行,遂使有益世道之大文章,仅留三五部抄本于穷乡僻壤间,此亦一大憾事也。

这是本世纪见知的最早的有关《歧路灯》的记载。其所谓“纯从《红楼梦》脱胎

”,当然是没有根据的,至于《歧路灯》之所以流传不广,其原因也不在于无人为之

刊行。但是,这段著录文字至少说明,学者已对这部小说发生了兴趣。30年代,孙楷

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歧路灯》,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亦转录了《小

说考证》的材料。

1924年,洛阳清义堂将《歧路灯》石印行世,共105回,前有杨懋生《序》及张

青莲《跋》,对李绿园及其《歧路灯》作了介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歧路灯

》成书以来的第一个印本,在《歧路灯》流传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正如张青莲

《跋》中所言:“冗务匆匆,未及校勘,仅依原本,未免以讹传讹。”因此书中亥豕

鲁鱼,随处可见,加之印数不多,流传仍是不广。1927年,北京朴社(景山书社)开

始排印出版冯友兰、冯沅君兄妹的校点本,可惜只印行了第一册26回,未见下文。朴

社排印本前冠有冯友兰写的一篇长序,对《歧路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上的得失作了

全面的评价。冯友兰《序》中说:“《歧路灯》的道学气太重,的确是一个大毛病。

幸而李绿园在书中所写的,大部分是在上述‘此义’之反面……他那一管道学先生的

笔,颇有描写事物的能力,其中并且含有许多刺。”冯友兰对《歧路灯》所描写的当

时社会生活的种种情况均作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论,非常欣赏小说的语言(尤其是河

南方言)运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的成就。同年,冯友兰还辑成《李绿园公诗钞》;

朴社排印本前还有董作宾写的《李绿园传略》,对李绿园的生卒年及年谱作了初步考

证与整理。冯、董所作的两篇文章,可以说是近八十年来最早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李绿

园与《歧路灯》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由于印本的问世,给研究者提供了文本上的便利,于是,学界开始有研究论文发

表,但是,有价值的专论不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有郭绍虞与朱自清的文章。郭绍虞

于1928年初在《文学周报》5卷25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介绍歧路灯》的论文,将《

歧路灯》与《红楼梦》、《儒林外史》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歧路灯》亦正有

足以胜过《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者在。”郭绍虞称赞“李绿园竟能于常谈中述至

理,竟能于述至理中使人不觉得是常谈。意清而语不陈,语不陈则意亦不觉得是清庸

了。这实是他的难能处,也即是他的成功处。这种成功,全由于他精锐的思路与隽爽

的笔性,足以驾驭这沉闷的题材”。朱自清于同年年底在《一般》第6卷第4号上发表

了一篇题为《歧路灯》的文章,认为《歧路灯》与《红楼梦》是“中国旧来仅有的两

部可以称为真正‘长篇’的小说”。朱自清的观点与郭绍虞大致相同,尤其对《歧路

灯》在情节结构上取得的成就极为赞赏,指出:“全书滴水不漏,圆如转环,无臃肿

和断续的毛病”,“在结构上它是中国旧来唯一的真正长篇小说。”朱自清在文末说

:“若让我估量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

以并驾齐驱的。”此外,1928年4月23日《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发表了一篇佚名的

文章《评〈歧路灯〉》,对《歧路灯》的人物塑造、社会生活描写及语言等,大加赞

扬,认为是“写真实主义的上乘”作品。又有徐玉诺,不仅帮助冯友兰搜集有关李绿

园与《歧路灯》的资料,还在1928年11月11日半月刊《明天》1卷4期发表《〈歧路灯

〉及李绿园先生遗事》,在1929年8月14日《明天》3卷8期发表《墙角消夏琐记(其

一)》,在1929年10月16日《明天》2卷10期发表《墙角消夏琐记(其二)》,对《

歧路灯》与李绿园作了考论,肯定《歧路灯》在无意中深刻攻击八股文先生及孔孟之

道的同时,也指出因作者现实生活经验不足而导致小说描写时见空洞的弊端。

郭绍虞与朱自清等人均只读了朴社排印本第一册26回,未及读到全书。他们的观

点,自然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却是代表了当时学界对《歧路灯》的一般看法,是本

世纪《歧路灯》研究早期的有影响的成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洛阳清义堂本印数

过少,朴社排印本未能完成;在此后的四五十年间,尽管有人对《歧路灯》持有很高

的评价,如李敏修于《中州文献汇编·总序》中盛赞《歧路灯》“开近世平民文学之

先声”,但学界很少有人对之作深入、全面的研究,《歧路灯》似乎再次面临被“埋

没”的尴尬境地。

2

直至本世纪60年代,河南学者栾星致力于《歧路灯》钞本的寻访工作,并搜集有

关李绿园与《歧路灯》的研究资料。栾星花十年的精力,于70年代完成了《歧路灯》

的校注工作,并辑成《歧路灯研究资料》一书。由于当时出版不易,一直到1980年,

才由中州书画社(现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歧路灯》栾星校注本,1982年出版了

《歧路灯研究资料》。栾星以清乾隆末年钞本《歧路灯》为原本,参稽他本(见知《

歧路灯》清代钞本、民国过录本及清义堂石印本、朴社排印本共11种),校定全书为

108回,并作注千余条,于俚语、方言、称谓、名物制度及古人、古籍、历史事件、

三教九流行藏等,加以注释,详加考订,颇为精审,予读者以很大的便利。《歧路灯

研究资料》一书分《李绿园传》、《李绿园诗文辑佚》、《歧路灯旧闻钞》三部分,

后有《附录:李绿园〈家训谆言〉81条》。这部书提供了李绿园的家世生平、交游、

著述以及有关《歧路灯》的研究等多方面的宝贵资料,搜罗较为完备,编排亦颇合理

,且详注出处,为研究者所欢迎。

栾星校注本《歧路灯》出版后,立即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引起热烈反响

,中国大陆的《光明日报》、《文汇报》,台湾的《联合报》,香港的《文汇报》、

《大公报》、《新晚报》等报章,纷纷以《埋没二百多年的古典白话小说〈歧路灯〉

出版》、《一部被埋没二百多年的小说》、《再放光芒的〈歧路灯〉》、《被誉为〈

红楼梦〉以外又一巨著》等标题加以报道,随之,一些学者在各类报纸或学术刊物上

发表研究论文,对《歧路灯》展开热烈讨论。

3

1981年、1982年与1984年,在河南省郑州、洛阳与开封先后召开了三次《歧路灯

》学术讨论会,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82年与1984年分别编辑出版了两部《歧路灯》论

丛,收录了提交前两次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和一些知名学者的文章。此外,散见于

各类刊物的论文亦为数不少。据不完全统计,自1928年至1983年底,在各类报刊上发

表的有关《歧路灯》的研究论文(含少量报道文章)有110篇左右。这些论文对李绿

园的生平思想、《歧路灯》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如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亦有学者对小说中所表达的教育思想作专门研究,或对小说

所反映的清康熙、乾隆时期的开封城市经济、有关戏曲的描写及民俗等作详细的考证

。由于李绿园及《歧路灯》本身思想及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者们的研究涉及的

范围亦较广,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这些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认为《歧路灯》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

是一部平庸的作品,根本不能与《儒林外史》相提并论;二是认为《歧路灯》是优秀

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与《儒林外史》在伯仲之间;第三种观点较为平和,认为《歧

路灯》不及《红楼梦》、《儒林外史》这些一流佳作,应属于二流作品,但还是较为

成功的,有其独特的风貌。

持否定观点的,可以蓝翎的文章《“埋没”说质疑》(见《歧路灯论丛(一)》

)为代表。蓝文认为:李绿园的“创作思想的确是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精神的

大倒退,大大发展了开创人情小说的《金瓶梅》本来就有的说教因素的落后面,使‘

人情小说’的发展岔向了歧路”,“《歧路灯》的确要宣传儒家的正统思想,把这种

腐朽的思想看成人生指路的明灯”,“作为文学欣赏的对象,《歧路灯》就相当缺乏

艺术吸引力,能让人愉快的读下去”,“是一部思想平庸艺术平平的古代小说”,与

《醒世姻缘传》一样,“就二者思想的落后和艺术的平庸来看,‘则伯仲之间,各有

短长,难分高下’。它们是同一创作思潮的产物,是‘人情小说’发展过程中一股混

杂着更多的泥沙和腐物的浊流”。其评价之低,在当时的学者中,可能没有第二人。

持肯定观点的,则可以张国光的长篇论文《我国古代的〈教育诗〉与社会风俗画》(

见《歧路灯论丛(一)》)为代表。此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批驳蓝翎的《“埋没”说

质疑》而作,副标题即为《〈歧路灯〉新论兼评〈“埋没”说质疑〉》。张文对蓝文

作了严厉的批驳,并提出了对《歧路灯》的肯定性评价。张文认为“《歧路灯》是一

部值得借鉴的教育小说”,“李绿园不仅是一位小说家,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教育

家”,称赞“《歧路灯》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幅风俗画”,并且指出,《歧路灯》在

艺术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人物描写诸方面均取得出色的成就,认为“作者虽

然主要是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刻划人物,但有时也不排斥浪漫主义”。张文的结论是,

“《歧路灯》是一部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与艺术成就的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在反映

封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暴露当时的魑魅魍魉的丑恶本质的深度方面超过了前者(《红

楼梦》)”。张文建议,对这部“被埋没了二百多年的优秀古典小说”,“做父母的

似可以一读”,“青年人可以一读”,“治文学史的人,更必需读它”,“因为它确

可看作是新发掘出来的一部有价值的古代小说,即使不能与稍后的《红楼梦》并驾齐

驱,但也足以使《儒林外史》相形见绌”。如此高的评价,在当时的学术界也是罕见

的。至于持中间态度的观点,可以任访秋、范宁等人的文章为代表。任访秋在《漫谈

〈歧路灯〉》(见《歧路灯论丛(一)》)一文中认为,“假若把《儒林外史》、《

红楼梦》列为第一流,那么《歧路灯》就不能不属于第二流。因为不论是思想同艺术

,较之前两书都是大有逊色的”,但对《歧路灯》的成就也作了肯定的评价,指出,

“《歧路灯》毕竟是一部长篇巨著,作者社会阅历较深,而各方面的知识也比较丰富

……所以作者对清代中叶的朝章国政,科场惯例,社会风俗……书中凡涉及到的,无

不一丝不苟认真地给以详细的论述与描绘,从而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

识,对于了解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所以,在中国文

学史上是应该给它以一定的地位的”。范宁的《〈歧路灯〉读后感》(见《歧路灯论

丛(二)》)也认为,“《歧路灯》整个思想主题是不高明的,人物塑造也不很成功

,但记录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思想状况,涉及的生活面相当广阔…

…读者可以从其中看到封建社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间地狱”。实际上,任文与范文

肯定的主要还是在《歧路灯》这部小说的认识价值上,并不同意将之看成为一流佳作



无论是肯定也好,还是否定也好,毕竟反映了学术界对《歧路灯》的关注与热情

,对于李绿园与《歧路灯》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到了80年代后期,这种富于学术气氛的热闹局面渐渐趋于平静,直至今日,虽然中国

大陆学术界还不时有关于李绿园及其《歧路灯》的论文发表,杜贵晨在1992年出版了

著作《李绿园与歧路灯》(辽宁教育出版社),但终究没有形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学术

研究热点。

4

与此同时,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的学术界,对《歧路灯》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

注。当栾星校注本出版后,似乎台湾与香港地区的热情比大陆为高,所给予的评价也

几乎是一致的赞扬与肯定。台湾出版界在80年代至少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歧路灯》

,较之大陆为多。但学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则比较的冷静与平和。如发表于1983年1

月13日台湾《中国时报》王孝廉的《歧路灯的再发现与再评价》一文认为:“这部被

埋没了两百多年的小说是一本相当可读的小说,但充其量只能和另一本类似的小说《

蜃楼志》相等;将它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而为清代三大小说,是有些言

过其实的。”此外,台湾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已有人将《歧路灯》作为研

究对象,撰写学位论文。如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生陈翠芬、辅仁大学中文研

究所硕士生郑在亮(韩国),在1986年与1988年先后以《歧路灯研究》作为学位论文

,获取硕士学位。郑在亮回韩国后,将学位论文陆续发表于本国的《中国小说研究会

报》等刊物,引起了韩国学者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

司出版了吴秀玉的《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一书。吴秀玉热心于此项工作,曾

五次抵豫,二度入黔,搜集资料,访问学者,历五年寒暑,写成了这部30余万言的著

作。全书共分七章,对李绿园的家世、生平事迹、著述及《歧路灯》的流传、写作背

景、思想内容、创作艺术等各方面,作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和探讨,资料之翔实,可

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歧路灯》研究著作。这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歧路灯》

的专著,但在中国大陆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纵观80年来《歧路灯》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学术界,在总体上对《歧路灯》

的评价不高,主要是认为其思想陈腐,道学气浓厚,专于说教,不具备反封建主义的

光辉,但对其在反映生活面之广以及描写方面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情节结构等方

面的成就,仍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在此期间,除了在20年代与80年代曾有过两次《

歧路灯》研究的小高潮外,学者似乎很少有人愿意对之下工夫作一番深入研究,对于

《歧路灯》这样一部有着独特个性的长篇巨著来说,似乎也令人感到有点遗憾;但是

,据说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李延年,在1998年以《歧路灯研究》作为学位论文

,获得博士学位。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来研究李绿园与《歧

路灯》,以推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全面深入与发展。

④ 考证小说里的艺术形象是必须的,学术上是有价值的吗

错的,刚刚做完

⑤ 小说网站排行

第1名 文学屋

第2名 起点中文网

第3名 逐浪文学网

第4名 小说阅读网

第5名 红袖添香

第6名 幻剑书盟

第7名 书路网

第8名 爬爬E站

第9名 翠微居

第10名 黄金书屋

⑥ 蒋瑞藻的个人著作

蒋氏一生短暂,然得其岳父何乃普之助,得以大量购书,专心笔耕,著述盛富。其行世者有《小说考证》、《小说技谈》、《新古文辞类纂稿本》,选编李慈铭《越缦堂诗话》、《续杜工部诗话》等,5种共84卷,另有盈尺未刊稿,惜片纸不存,幸其《花朝生笔记》、《花朝生文稿》及《羼提斋丛话》散见于《小说考证》,尚可窥豹一斑。其《小说考证》属称“时年仅二十一”,印行时亦仅“二十五”。该书钩辑了大量小说研究资料,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版尚早12载(参见《鲁迅故乡的名人》第182页)。

⑦ 考证小说里的艺术形象是必须的,学术上是有价值的

红楼梦曹梦,包括科学,科学的版本,考证,脂肪学,即“红楼梦”的作者,版本和评论作家“迷失草案”的研究,是红楼梦的真正的梦想。从那一天起,“红楼梦”的诞生,红楼梦的研究开始。作家,哆啦A梦的作者,谁可以说是第一个续集。五四,胡,俞和研究等现代方法来研究“红楼梦”,上前进了一大步反射,于是人们五四以前称为“老红色学校”的胡梦,主张俞叫红楼梦的梦“新红学派”。 200多年来,红学产生了许多流派,有批评,评论“颂党,孤独派,研究派

⑧ 蒋瑞藻《小说考证拾遗》于哪年哪个出版社出版啊

1、《小说考证拾遗》蒋瑞藻编
出版社: 古典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57-07-00

2、《小说考证拾遗》蒋瑞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
出版时间:民国13 [1924]

这本书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了,到一些大型公立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找找看,找得到的话可以将它复印下来。

⑨ 请介绍个好点的文学网站,不要那种小说阅读网

十大文学网站
第一名:榕树。榕树作为网络中的最早文学网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合影响力,榕树可以排在第一,在万千文学青年心里,它就是一座文学圣殿,几乎所有的网络写手都在那里发过作品,他留给网民的记忆是其他任何网站都无法取代的。时至今日,榕树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了。
第二名:起点。论人气,论知名度,起点都应当排在前三甲。大陆玄幻作品,尽出于起点。在玄幻写手中,起点与幻剑一样,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殿。许多流传于网络的玄幻作品,都是最先发在起点。因此,要想看到最新的玄幻作品,最好还是去起点。
第三名:猫扑。说到猫扑,很多网友都不会陌生。网络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幽默的网文,大多是出自猫扑。在猫扑,你会流连忘返,因为那么搞笑的帖子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帖子都有。许多帖子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不已。在国内网络上,论幽默论搞笑,没有网站可以比得上猫扑。因此,猫扑排在第三,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了。特别是在出了一个“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的小天女后,猫扑更是名震网络,几有不知猫扑不称网友之势。
第四名:天涯。天涯也是网络上最有知名度的网站,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听过天涯的名字。有很多网民感叹说:天涯的水太深入,一不小心就被淹死。的确,天涯藏着许多的高人,有很多其他网站的精英和名人都曾在天涯驻足过,并且留下了文字,只是我们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罢了。可以说,天涯是一个小型社会,君子与小人共处一室,绅士与流氓兼有。换句话来说,天涯就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很多人留连忘返,这又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前来。

第五名:清韵。说人气,清韵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为什么清韵也能排在前五名呢?
原因就是清韵的定位非常鲜明,坚持文学本色,做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在清韵,聚集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路高人。而且清韵的气氛也很好。在那里,完全只有心平气和的交流,看到的只有高手论剑,偶尔也能看到高手坐而论道。这对于新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高的学习提高机会。因此凡是新网友,一律都要去清韵看看,那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无可讳言,清韵的水平相当高,差不多和榕树相当。特别是它的武侠,几乎代表了大陆武侠的最高水平。清韵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不容易,值得赞一个。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在清韵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广告,看到的只有文学作品,而且其页面设计也非常简洁大方,看起来很舒服。在这里,不得不为清韵的苦心赞一个,网络中如果多一些这样的网站,那将是网络文学的幸事。

第六名:红初添香。红袖"这个名字,带着婉约的气息,让人立刻想起古代书生夜读,夜阑人寂,有佳人白衣胜雪研磨添香,这是古代士子心中最最不沾烟火气的美。
红袖创立于1999年,原本是一个个人网站,元老除了今天的站长孙鹏,还有他当时的四个网友。原本只是个人浓厚的兴趣,想不到却慢慢地做出了点名气,叫"红袖添香"是五个人谁的主意,今天已不可考证,只记得当初是为了办出鲜明的女性特色来,后来,这种概念渐渐地模糊起来,红袖成了纯粹的原创文学网站。
人世几番变化,今天,当年的五个人只剩下孙鹏和disha还在坚持。网站的80多位志愿编辑,则都是网站的网友,分散在各地,无偿地为红袖服务,就是为了不让这一片净土沦陷。从1999年7月到今年5月,红袖在没有任何资金援助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近5年。5月,红袖终于找到了同盟,双方以成立公司的形式合作,由对方出资30万,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对于红袖,我也要赞一个,因为红袖和清韵的情况差不多,也是纯粹以文学为立身根本,似乎和清韵一样,红袖也不想走上商业化道路。

第七名,晋江。晋江是晋江电信局所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五个管理者在努力操持。后来几经变更,现在的管理层已经是第三度换血了。
晋江的发展和清韵有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晋江和清韵一样,走得也是综合文学的路子,但是清韵是以武侠见长,代表了大陆武侠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晋江则是以言情见长,代表着大陆言情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晋江走出了不少的写手,像明晓溪、藤、飞天红猪等都是先在晋江发表作品,然后再出版作品的。这里不得不提及,晋江的出版机会也很发达,居出各大网站之冠。如果网友们在晋江发过帖的话,一定还记得出版有ABCD四个级别吧?可以这样说,如果是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只要发在晋江,一般都有出版的机会。就这一点而论,晋江要比清韵做得好,因为在晋江,写手有了出版的保证,作品质量自然更有保障了。
晋江作品的文风大多是华丽的,连回帖都是华丽的。在晋江呆的时候,常看见这样的回帖“大人好华丽的文字阿”“一篇华丽的文字又要出来了”,实在有趣。

第八名:汉网。说起来,汉网是一个奇怪的网站,因为它宣扬大汉族极端主义,我也时常去那里玩,有时候也不免被其中的文字激发起血性。在汉网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乎每一个帖子都要来这么一句话。对此,也不能有太多的非议,毕竟他们也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
在汉网中,提到的最多就是卫青、陈汤、李世民、冉闵、岳飞、袁崇焕等这些中华民族英雄,讨论最多的朝代就是汉朝和唐朝,最痛恨的朝代就是清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服也是汉网最先提出来的,记得汉网有过不少的帖子传遍网络,像“遥想我伟大汉人当年”“千古第一英雄冉闵”等文章都是很有爱国激情的文章,不可不读。
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还是有必要去一下汉网,了解一下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只有了解了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才能充分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如果有网友是一位爱国愤青的话,建议不妨去汉网看一下。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与汉网对立的满网则经常有贬低汉人的帖子出现,汉满之争也成为网络上的焦点。

第九名:西祠。西祠和榕树一样,也是将自己定位在文学综合网站上了。但是西祠一直是榕树的追赶者。曾经与朋友谈论,文学论道也就榕树、红袖、西祠、清韵可道,其他的不足为人道也。
其实西祠与榕树、红袖的写手资源是共享的,有很多文章基本上是贴遍三家的。换句话来说,西祠与榕树、红袖形成了一个网络文学圈子,他们三家与清韵共同代表了网络文学。他们的发展历史就是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发展趋势就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西祠的发展比起榕树和红袖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西祠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写手,榕树是以综合文学见长,红袖是以女性文学见长,清韵是以武侠见长,晋江是以言情见长,西祠又是以什么见长呢?
不过凭着人气,西祠还能排进十大,以后能不能排进十大,谁也不知道。

第十名就难以排出了,现在心中的候选名单就有铁血、幻剑、龙空、碧海银沙、西陆、水木清华、中青在线、强国论坛、凯迪等,均是难分伯仲啊~~~

北石原创文学
参考资料:http://yjc368.blog.163.com/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汪佳思在2023-06-25 10:22:36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kehuan/326858.html


上一篇:眼雨小说网婚姻二次方
下一篇:插伴娘小说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