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十讲书评

吴高雅
吴高雅
发布于 阅读量 376
中国现代小说十讲书评

❶ 目前国内哪个书评网的书评最全最好啊

书评网站,最好的个人觉得是优书网。“全一点”是什么意思?觉得这儿的书评一块很活跃的。豆瓣也不错,但感觉有些封闭。

❷ 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小说十家少年行》的读后感800字以上

读《少年行》有感
作者:张婷 时间:2022-04-07 17:14:52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一生的邀请》这本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文章,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少年行》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那种自强不息,自立自信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读完初三后,因家里的各方面问题,无法供他上大学。父母觉得家里条件不好,儿子还不愿意自己干活、洗衣……他们觉得应该让他学会自立,因为自立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让儿子跟着邻居到外面闯一闯,总比呆在家

里什么都不会要好上许多。一开始,他在闯荡时一事无成,但是他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作家。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著名画家郑板桥临终前让自己的儿子做馒头给自己吃,为了达成父亲最后的心愿,儿子一心一意的做馒头。但是,当他千辛万苦地做好馒头时,郑板桥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写给儿子了这样的一句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这虽然发生在千百年前,可是,它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记得有一次,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被清华大学录取。可是还不到半个月就跑回了家,再也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在学校不会打饭、洗衣,什么都不会自己去做,过不惯学校的“艰苦”生活。想想我们自己,虽然还不至于不会打饭洗衣,但是你会独自生活吗?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回答都是“不”。时代需要年轻人,如果我们从小不自立,那长大后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恃人不如恃也,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为人也。”是呀,每个人的历史只能靠自己去书写,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生活的船只,只有用自立自强这把船桨撑走,让我们铭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句话。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500字
《我是90后》读后感500字
《爱心树》读后感50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500字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500字
《会走路的小房子》读后感500字

推荐热门作文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500字
钱学森的爱国故事读后感500字
《幻想数学大战》读后感450字
读《七天》有感500字
《复兴中华 从我

❸ 学写书评,一篇标准的书评范文

书评例文--法学知识的生产——《送法下乡》书评
“法律科学如果不考虑社会现实,那是不可思议的。”——魏因贝格尔

如果法学界确实存在法学家只知一味地向司法灌输舶来品这样的单向知识交流格局,并对此无所自觉、习以为常,那么,《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便是一次试图颠倒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的努力。苏力的宏大计划之一就是要改变此种“知识压迫”(页294)的局面,为那些理当作为中国法学“富矿”的中国经验“寻求语言的表述,获得其作为普遍性知识或便于交流之知识的品格”(页291)。

这一“事业”在两个方面同步进行。其一便是寻求“事物的逻辑”(页94),试图理解司法知识的实际生产机制。《研究》表明,农村的基层司法处在一特殊的结构当中,这种结构处于一系列的二元对立之间;诸如城市/乡村、格式化/非格式化、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等等的二分使得基层法官在既定的司法制度框架内处于紧张状态。他负载的和必须适用的一套知识与他所面对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世界并不协调,因为这一套知识是为另一个世界设计的。他成为两种需求的交汇点:民族国家与乡土社会同时向他发出指令,一个要求规则之治,另一则要求解决纠纷保持和谐。“任何知识,都是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无论是其产生还是其使用,都是对这种时空制约的一种回应。”(页171)作为基层法官对这一时空制约的回应之结果的,便是那些难于进入法学家视野的技术、知识。(参见第二编)

苏力意识到“中国的法治不大可能主要依据这套知识来完成”(页292),但是这种知识与其产生机制的关系则具有更普遍的意义。故而,《研究》一面勾勒出司法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另一面则试图构建法学知识的生产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欲使法学界从被外来理论支配的地位之下挣脱出来,重新构建法学家与法律实践的知识上的支配关系,改变那种把用舶来品统治中国法学家的结构移置到中国法学家与法律实践者的关系上去的做法。(“中国目前法学的问题是根本就未意识到法学是地方性知识。”页150)我们也许能够体味到,把将法学家从知识禁锢中“解放”出来这一点作为解决法学知识生产机制本末倒置问题的关键、这一学者的自觉里有多少讽刺的以为和无可奈何。

正是这第二方面的建设方案,使得《研究》具备了双重性质:它既是一部法(社会)学著作,又是一部关于法学的著作;它既是对作为结果的知识的展示,又是对知识是如何被开掘的展示。对此,苏力是十分自觉的,也因此,他要强调“最重要的不在于如何表态”(自序),他不坚持自己的每一章中的具体论断,而是自认“这个研究也许仅仅是一个‘此路可以通行’的路标”(页291)。

这种双面品格的背后则是:苏力的知识背景十分复杂,其知识理路的厘清对我是困难的。但还是应当注意到,对于本书来讲,若关涉到方法论,则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该文本之基础的田野调查的方法(这在第四编中有所反思,进一步展示了学者与法律实践者在知识生产关系中的复杂情势,说明了有利于法学知识之生产的结构处于溜流变、不稳定当中);二是作为本著作被写作的方法,即作者构建文本的理论依据。这虽也有所交代(见“导论”,尤其页9至20),但这种交代十分笼统。考虑到苏力自己所说的,他对西方学术“流露出一种不屑一顾”,只是“利用了驳杂的来自西方的学术理论”(页59)来开掘“中国法学可能开拓的处女地”(页16),我们不得不感到不塌实。例如,苏力尽管强调他所使用的“地方性知识”是受吉尔兹启发的,但与之不同(页45),然而,他实际上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了“知识”这一概念。一种是被强调区别于吉尔兹的、“是交流不经济并因此不一定值得批量文本化的知识”(章一,尤其页45注[32]),这实际上离开了文化解释的进路,几近于或就等同于哈耶克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知识分工论(知识的弥散性),在此,“知识”等于“信息”;而另一种则是可交流的、在《研究》中初步被文本化的知识(见编二,尤其章八)。这种区分既未被指明,也未被坚持(这使得页45上注[32]更像是个应景之作)。更重要的是,这种区分的不被指明还隐含了这样的矛盾:如果苏力使用的“知识”一直是第一种意义上的,那么,关于知识的地方性与普遍性的辩解就是多余的。因为,当知识等于信息时,它就可能与这一问题无关。如此,则“知识的地方性”便不足以成为使任何知识具有被理论所重视的正当性之前提。

这种“不屑一顾”的做法是否与苏力的建设性方案能够调和呢?仅仅解决知识与其生产机制的关系问题,还不足以使人疑云尽释。

《研究》并没有试图探询知识在离开其产地之后与其受众的关系。但在另一种方式上,苏力表达了他的情绪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确实构建了一个“概念法学”作为其批评的对象,尽管这个对象并不明确。对它的最大批评显然是认为它颠倒了知识生产的结构,它欲图以“逻辑的生活替代生活的逻辑”(页82),其实质则是“思想和实践的贫困”(页89,尤其章六对概念思维方法在中国语境下“乏力”的突显)。虽然如此,且苏力流露出的感情也极强烈,但是,我们却决不能认为,当法律社会学提交了一份厚重的“作业”时,就自然构成了对概念法学的颠覆。概念法学有它存在的基础,这种基础可能同样是制度性的(德国在这方面享有世界声誉)。它的产生同样是在某种制约结构之中。激情陷苏力于无思之境。,概念法学还有其建设意义。社会学研究离开概念工具也将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想到韦伯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在社会学上的“法律”乃与法学上的“法律”不同,那么我们就应该具有更开阔的视界,这种视界既不囿于概念的分析,也不囿于法社会学。也许,把《研究》理解成是对中国法学面对中国之不平衡的、有断层的社会现实的不够自觉的批评,更富有启发与警醒意义。

正是在对理论的追求与对理论的“不屑一顾”之间的紧张关系上,我们体味到苏力的矛盾心情,但《研究》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具现代性的农村基层司法。这其中,既有科学的冷静,又有“韦伯式”的忧郁。“你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苏力引,何其芳诗:《预言》)也许这一句诗表明的,确与这一部书相合:既有开拓者的孤独,又隐约可见这片处女地清新的原生气质:它的天地是广阔的,等待着现代话语对它进行洗脑似地征服;开垦的欲望与引人开垦的使命,伴随某种惨淡的失落——这不正是整个法治与现代化进程之中依稀可闻的叹息与悲悯吗?“有的人会看到它玫瑰色的美丽,……也一定有人从玫瑰色中看出血的颜色……”(

❹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小说十家少年行》读后感有范文吗

读《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小说
十家少年行》有感
今天我读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小说十家少年行这本书。我背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书里面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段就是。因为这一段体现了。
我觉得范文大概就是这样吧。

❺ 求这本书的书评

请记住,你的目标不只是完成书评的写作,而且要给评论本身加上一个难忘的结尾,使它成为一篇一流的报刊文章。在被评论的书已被人遗忘后多年,你都会为这篇书评而骄傲。
——爱德华·豪尔

你是否想过阅读最近出的新书,然后就观感写点什么,为此还能获得报酬,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自然,这便是书评。
摘自:编辑写作
着手准备
要想使文章得到发表,你不一定要为已出版的书撰写书评。许多家报纸,包括本地的消费者周报,都很高兴采用当地作家所写的有关本地区书籍的书评,地区性和特色杂志也发表书评。因此如果你熟悉某个特定地区或擅长某个特定主题,你就可以写信向出版社咨询。特别是当你对某书有好感,不妨说明你认为读者为什么会喜欢读这本书,以及为什么你尤其有资格来写这本书的书评。对此感兴趣的编辑会通过电话或信件的方式作出反应与你讨论。
开始做事之前,你手头必须有一本想为之作书评的书。你可以写信给出版商的宣传部,说明你想为哪一家刊物写该书的书评。如果该刊物的编辑曾给你回复,表示有兴趣读到你的书评,你应将此回复附在致出版商的信中。如果你已发表了一些书评,编辑对你的文章已有所了解。他们可能会给你寄来即将出版的书(出版前的平装版本),以答复你致宣传部经理的信。
开始时,不要为毫无报酬或报酬少而感到沮丧,就把它看作是一次练习的机会。我最初发表在本地周报上的几篇书评,每篇的报酬仅有5美元,但后来我将这几篇书评的剪报寄给《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等几家我目前工作的报社。现在我大约一个月写两篇书评,每篇报酬100美元至200美元。我还可免费获得精装版图书,书评写完后便归我所有。
一旦你已为几本书写过书评,再向编辑写咨询信时应附上已发表的书评复制照片,不要担心咨询信发得太多。如果几个星期后你仍未得到编辑的回音,不妨紧跟着再发几封信,信中应说明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
我的专长是当代小说和有关第三世界的书。其他书评作者可能擅长妇女问题、美国历史、自然、运动、船舶或科学。如果你的兴趣面太狭窄,得到回复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因此,最好在信中表现出你很愿意为大范围的书籍作书评。
每年8月和1月,出版家周刊都会列出将在下个季度出版的书籍,说明出版商和日期。你可到图书馆仔细浏览这些目录,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题目。写信给编辑时,列出你有兴趣作书评的书籍名单。

学写书评
怎样学写书评?首先,边阅读,边就情节和内容做笔记,记下日后可能阐发的评论。你会惊奇地发现,阅读时手边有一只铅笔,会使理解更为深人。
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书评也会使你受益良多。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物都辟有书评专栏或专页,一般在接近封底处。
不妨花些时间到图书馆浏览最新几期的《书籍分类目录》和《当代文艺评论与批评》,这里发表有大多数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书评摘要,由此可获得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在此你还可读到那些你没有时间去看的书的简略的情节摘要,这为你写书评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识。
你很快会发现,一篇好的书评应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如过去的作品、曾获得的荣誉。
2.如果是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
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
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

开篇
写好开篇段落对书评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其目的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读这篇文章的热切愿望。
开篇之前,先做一下笔记,问自己一些问题:
·贯穿此书的主题是什么?
·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你可能就知道该如何人手了。
一般来说,作者姓名和书名应该在第一段中出现,但有时你可能会从书中最重要的观点说起,犹如书评专门评论该书的主题。
下面是我为一篇有关大学生活的讽刺小说所写的书评的开场白,它发表在《纽约时报》上:“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校园处于喧嚣混乱之中。不,不是学生调皮捣蛋,而是教授们在学院的走廊里留下斑斑血迹,他们都以自以为正确的政治观点(poiticalcctness)向对方进行猛烈攻击。”
之后,又隔了几句话,我才写出作者的名字依赛玛利·瑞德和书名《日本的崛起》。在第一段中,我称它为一部“趣味横生,耸人听闻的小说”。一般说来,文章开头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作者对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个不错的办法,一两个形容词就够了,过后你可在此基础上扩展。
为非小说书籍作书评时,最好先对此书主题的背景作简短介绍,尤其是当一些读者对主题不太熟悉时。例如,我发表在《圣·佛朗西斯科编年史》的一篇书评就是这样开头的:“最近来自南非的新闻既令人兴奋,又让人惊恐。这个国家即将获得自由,但它的人民却搞起了内部骚乱。”
下一句才指出书的名称、作者及与他相关的信。

摘要
人们是为了判断是否想读这本书才去看书评的,因此你应让他们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小说的评论可对主要人物作些介绍,但只需简要点出部分情节即可。没有比评论者泄露了小说结局更让作者和准读者更恼火的事了!通常我简介小说的前三分之一或前半部分情节,忽略副情节。在冲突即将解决时,某个人物要做出决定时,或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景即将开始时,戛然而止。
非小说的书评则应提供所有重要信息的概览,其中包括重大的日期,人物地点,观点及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阐述。
适当地引用书中原文可使读者产生真实的感受。要寻找那些机智、动人或有力的话语,并对它们产生的背景作一番描述。除非编辑准许你篇幅拉长,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将引言限制在一两句之内。不要忘记在每句引文后面注上页码出处,这样编辑可以核实。
有的作者不介意为缺乏价值的书做书评,甚至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我不是这样,如果在一本书的前20或30页未发现任何让我喜欢的东西,我会将它寄回,这样别的评论者可获得机会。既然有那么多的好书值得注意,为什么要将时间浪费在那些我认为没有价值的书上呢?我写过各种各样的评论,尽管这些书也有缺点,但我会诚实地告诉读者,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什么值得一读的东西。
为了形成对一本书的观点,你可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这位著者想做什么?
·他或她获得了多大的成功?
·在某些方面,此书是否打动了我?
·关于这本书,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不喜欢的是什么?
将你的评价分为两大类会很有帮助:
·内容:作者所表述的。
·文体:他或她是怎样表述的。
在考虑一本小说的内容时,不妨问自己:
·人物有趣或有说服力吗?
·情节是否能始终吸引我的注意力?
就文体来说,要对作者的语言作出评论:
·是简洁的,呆板的还是诗意的?
·非特指的,正规的,有感染力的?
·陈辞滥调还是富有创意。
尽量使用新颖的形容词,我的原则是:在我的评论中决不允许出现任何陈腐的形容词。
评论非小说文章时,虽然你也得提到文字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读性,但内容比文体更重要。需考虑的有:
·作者对材料的驾驭是否充分彻底,是否经过深思熟虑?
·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结论可否被作者提供的材料充分证实?
你可以对作者的结论存有异议,但必须尽量客观,不要说,若我写会如何如何。

简要的总结
使用有力度的词语,尽量简短地总结你对此书的观点。如果可能,与篇首的评论遥相呼应。
在我给依赛玛利·瑞德的书《日本的崛起》所作的书评结尾,我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还加了一个转折,呼应了开篇的观点:“……这篇聪明、骇人的小说,正是我们抵制拘泥形式的学术风气的一把利器。”

❻ 求关于各种小说的书评

评《精英的反叛》

无责任的精英
刘铮

1929年,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Jose Ortega y Gasset)出版了著名的《大众的反叛》(几年后的英译本题为The Revolt of the Masses)一书,他从不信任大众的角度出发,历数大众轻信、短视、野蛮、易被煽动、漠视公共利益等诸多劣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大众在政治上的幼稚终将导致希特勒式的人物上台。2022年,社会批评家克里斯托弗·拉希(Christopher Lasch)的身后遗著取名《精英的反叛以及背离民主》(The Revolt of the Elites and the Betrayal of Democracy,中译本仅截取了书名的前一半),是与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论题针锋相对。不过,我们要知道,所谓“反叛”(revolt),乃以下犯上之谓,与汉语里的“叛乱、起义”是一个意思,因此说大众“反叛”说得通,说精英“反叛”便说不通了,因为精英本来就居上位,何来“犯上”呢?其实,克里斯托弗·拉希是在“有违初志”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在西方的政治传统中,精英不同于门阀,他们位高,然而并不是高高挂起、只享受特权的人。被视为精英的贵族、社会中坚以及知识阶层对平民负有一种道义责任,须为大众争利益、谋福祉。克里斯托弗·拉希说“精英的反叛”就是指当代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脱离民众,背弃了这一道义责任,走上背离民主的道路。而这里所谓的精英,已不再指贵族和官吏,而是指占有财富、垄断权力的商人、政客、专业人士、管理阶层了。
《精英的反叛》尽管出版于1995年,距今已有15年光景,但其中一些论题的新鲜度并未降低,尤其是这些论题与中国社会的现状有微妙的呼应,这就使得克里斯托弗·拉希的话在我们听来似乎别有一番深意了。

克里斯托弗·拉希对社会态势的总体判断是这样的:“近代历史的总体发展不再倾向于消除社会差别而是社会逐渐分化成两个阶级:在这个社会中,享有特权的少数人垄断了金融、教育和权力。”贫富差距日益悬殊,中产阶级面临危机,他指出:“1987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日本不再属于‘中产阶级国家’,因为百姓分享不到房地产、金融以及制造业发展所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新千年以来,日本社会的急速“下流化”(源自三浦展《下流社会》一书的概念)证明中产阶级在新一轮的财富分配进程中被抛下列车。而在那些“财富集中在一小撮寡头手中,其他人则贫穷不堪”的国家里,“中产积极的数量就会很有限,而且永远也摆脱不了为寡头统治服务的原始地位”。很不幸的是,这种状况不是更少地而是更多地发生在世界各国。克里斯托弗·拉希认为民主的关键在于平等,尤其是经济上的平等,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多数民众的意愿是无法通过社会上层体现的。
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克里斯托弗·拉希在婚姻中找到了社会阶层极化的证明:“专业人士和管理阶层(他们在收入结构的前20%占大多数)所享有的成功,大多源于新型的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模式,即男性倾向于和自己收入大致相等的女性结婚。过去医生常常跟护士结婚,律师和经理们娶自己的秘书。而现在,中上阶层的男性会选择跟自己同一阶层的女性结婚,商界或专业人士也会与赚钱的同行联姻。”不管在主观上这种婚姻选择有多么合理的解释,在客观上,它起到了社会上层稳固自身地位、拉大与下层之间的距离的实际作用。

新一代专业人士和管理阶层不同于过去的资产阶级,他们在更大范围上对知识、信息、技术进行垄断。克里斯托弗·拉希有一个论点,在我看来,特别值得重视,那就是,垂直的社会流动性不仅不能实现真正的流动性,反而会令精英统治的结构固化。他的意思是,旧的“世袭统治”转变为新的“才干统治”,表面上似乎给每个有能力抓住机会的人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可是结果却增强了“成功代表一切”的错觉,“只会让这些精英更加不负责任地行使他们的权力”,而对“自己的前辈或他们自称要领导的社群没什么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有才干的人流向社会上层,“那些能力较低的人自然就停留在社会的下层”,造成下层人才空乏,“它把下层阶级的人才都挖走了,也就剥夺了下层阶级的领导地位”,使下层永远只能停留在下层。这就与二十世纪初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中有许多人才的局面截然不同了。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看似民主,“实际上却导致离民主相去甚远的社会阶级区隔、对体力劳动的轻视、公共教育的瓦解、大众文化的失败等结果”。更可怕的是,“那些被甩下来的人,知道‘知道自己有过机会’,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这样社会下层的人们就无法为自尊找到支撑点。贾樟柯的电影《24城记》就刻画过那些曾为自己的工人阶级身份自豪的人们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倍感失落。自尊的丧失其实是社会下层最深痛的痼疾。
紧接着,克里斯托弗·拉希解释了他心目中的“反叛”具体指的是什么,他说:“这些人才保留了贵族的许多缺点却没有学习其美德。他们的势利心让他们认为少数得势者和大众之间相互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尽管他们对穷人充满‘同情’,但他们从不认同‘位高者责任重’的理论,因为承认它就意味着愿意身体力行为公众谋利益。”19世纪的美国古老家族出于乡土之见为公共事业、大众福祉做出过许多贡献,而如今,乡土之间已被打破,新的精英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既然“世界是平的”,因此,“他们的忠诚是国际性的,而不是地区性、国家性或地方性的”。精英们享受着国际化的一切好处,却抛开了乡土之责,他们不再对任何一个地方承担责任,他们只忠诚于在地球上不断流动的资本。
克里斯托弗·拉希指出:“这些特权阶级不仅独立于濒临崩溃的工业城市,也与广义的公共服务无关。他们送孩子进私立学校读书,投保于公司支持的医疗保险,雇用私人保镖来保证自己不受日益加剧的暴力袭击,实际上,他们已经完全脱离公共生活。”脱离公共生活,也不承担公共责任,这就是“精英的反叛”,是精英背弃了大众。

应该承认,克里斯托弗·拉希的语调是一种耶利米式的哀叹。在他心目中,只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尊严、有智慧的美国中产阶级才是一个理想范本。他认为:“19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有识之士都认为民主必须以财产的普遍分配为基础。他们认为民主的习惯,比如自立自强、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只有在小规模的财产交易和管理实践中才能养成。”在之前的著作《真正和唯一的天堂》中,克里斯托弗·拉希直截了当地说:“所有权能带出对公民民主至关重要的品质:上进、自强、远见、独立。”他正是以此为蓝图勾画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所以他才会说:“左右翼耳熟能详的传统观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中,自力更生的美德已经与小规模生产一样变得不合时宜,而我理解的平民主义传统与这种观点截然相反。”
克里斯托弗·拉希所说的“平民主义”,跟“民粹主义”是同一个英文词,即Populism。但其主张的真正内涵与民粹主义差别很大,在《精英的反叛》中,他特意强调:“我所理解的平民主义,是明确致力于尊重原则的……平民主义始终既反对一味遵从的政治,也反对同情的政治,它代表着质朴的行为方式和平凡、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平民主义代表了民主的真实声音。它假设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除非他们证明自己不配受到尊重,不过它也坚持主张人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种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尊严、有智慧的美国中产阶级为基本模版的“平民主义”在当今社会还有生存的土壤吗?忠诚和责任感还会受到青睐吗?这是克里斯托弗·拉希这样的怀旧主义者无法真正面对的难题。不过,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看法,他说:“尽管民主有其内在的魅力,但是民主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看它是否制造出了更优质的产品、更优秀的艺术作品和学问、更优异的人品。”假若这一标准是言之成理的,那么我们审视今日全球范围内的“精英”,我们就有理由为民主的现状担忧,就有理由怀疑“精英”是不是真的背离了民主,因为我们看不到更优异的人品,却看到了尼采所说的“末人”。

《精英的反叛》 克里斯托弗·拉希著 李丹莉等译 中信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

❼ 求书评求书评求书评

我的以下看法基本是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参考价值有限,不过我觉得你可以看一下。

你的第一章总体来说写的不错,人物各自的特色也描写的很好,最让人舒服的是第二段

然后就是余爹余琳父女的情绪问题,宁家的司机撞了余琳的妈妈,除非有暗示是宁父指挥司机做的,否则这件事跟宁父根本无关,更不要说什么莫须有的怨恨情绪。包括宁以城也根本不需要愧疚之类的,在知道他爸借机索要余爹妻子的器官之前,肇事的只是他家的司机而已。

总的来说写的还不错吧,不过因为你没有把文的大纲贴出来我不好判断。

就是你的文的定位,它是面向网络文学的,还是面向严肃文学的。我前面给你挑的毛病是往严肃文学上走的,如果你真实的是想在网上文学网上发表自己的小说的话,那我只好诚恳的告诉你这种开头的小说十有八九是个大冷门,籍籍无名之前绝对会扑,而且脸着地。

但是入过你是严肃文学的话,像笛安写的《西决》《东霓》之类的,剧情文设文笔都不差又有一丢丢的深度的话,就是一部很好的严肃文学作品了。

走严肃文学路线的话,要看看有没有出版社或者杂志愿意连载你的文,这个门槛比网文要高,过程会稍微痛苦一些,但是对你以后写作道路肯定是有好处的。

❽ 生活十讲的书评

蒋勋:生活“新十讲”
台湾美学家蒋勋继《汉字书法之美》、《孤独六讲》之后,又推出了这本《生活十讲》。有读者感言,《生活十讲》比之于《孤独六讲》毫不逊色,非常好的一本书。今天在书店看了第一章(即本文所摘内容),我是一路哭着回学校的,内心好像得到一种安慰,感觉被理解!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出现问题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现象会使人怀疑,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出现问题?我个人觉得,年轻人本身是无辜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则是形成这个“果”的“因”。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产生这些现象,错愕吗?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在我那一个年代就开始发生。我们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譬如我从事艺术工作,关心的是创作力,关心人性的美,我在不同的学校教过,从联考分数最低的学校到联考分数最高的学校。以我所教授的科系而言,我不觉得这些学校之间有太大的差别。如果你实际接触到学科分数低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准备考试,相反的,他花很多时间在了解人。譬如说看电影或者读小说,从中就有很多机会碰触到人性的问题。可是专门会考试的学生呢?往往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一九九八年发生震惊社会的王水事件,一个女孩子因为和另一个女孩子与同一个男友交往,在慌张之际,就把化学方面的专长用出来,她调出了“王水”,犯下谋杀案。我们可以说,她的专业知识分数非常高,但她在道德跟情感处理上是零分。她是坏或是残酷吗?我不觉得,她根本没有其它选择。平常她缺乏对人性的了解,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最后警方带她到现场时,她很茫然;她当然茫然,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些个案是我们说的“好学生”所为,他们要进的科系和研究所,都是最难考的,他们从小就埋头在升学、考试里,忽略了其它。从很多年前我就很怕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一旦犯罪,对于“罪”的本质,完全不了解。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要指责这样的事情,矛头应该是指向一个教育的架构,这个架构教育出一批批像这样非常奇怪的人。从文学中寻找人生的解答我自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很苦闷。我相信凡人处在一个生理发育、转变的时期,就是他最敏感的时候。不只是身体开始变化,声音变粗,性征出现,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性。我想,中外古今所有的重要时刻,就在此时,也就是启蒙时刻。在那个时候,我感觉到身体的苦闷,却无法解答。因为生理的苦闷引发我开始去思考人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动物还是人?我的精神在哪里?我的精神向往和肉体的欲望冲突得很严重。我不知道女孩子会不会这么严重,以男孩子来说,包括我和我的同伴,都是非常严重的,那是一种来自生理上奇怪的压力。于是我很自然地就找上了文学。我在书店读文学,在文学里削减了许多欲望上的苦闷,并尝试去解答自己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什么,这些难以解答的课题。因为这样,有一段时间,我原来很好的功课就耽误了,几次考试都非常糟。我因此被学校、被家里指责成一个坏孩子。我想,在那一刹那之间,我是非常容易变坏的。幸好文学救了我,让我有足够的自信,不但没有变坏,并且在文学中得到很多关于人生课题的解答。同一个时间,我的同伴一头钻进考试里。这些同学,今天我回头去看的时候,发现他们都过得不快乐。他们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有些也出国留学回来了,但对于感情或是婚姻各方面发生的问题,他们都没有办法面对。对于人性和真正的自我,他们始终没有机会去碰触,因为考试不会考。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坏学生,因为他的分数不够,可是他对人性可能已经有很丰富的理解;我们评判一个好学生,也是用分数,却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对情感和伦理的种种课题。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好学生、好孩子即使犯案,手法都是最笨的。他跑到PUB去,在电梯内抢劫,当场就被PUB里的人抓到。是悲剧吧!却令人难以同情。这个社会一直在制造这样的一批“好学生”,他们本身也洋洋得意,因为一路走来是被捧得高高的“资优生”,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有问题。我要呼吁的是,所谓的“明星学校”从来没有给你任何保障,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❾ 有哪些你看到的比较好的经典著作的书评

台湾学者刘炯朗的科普著作《数学的魔法》向人们展示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智慧,让人感觉到,原来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蕴含了极为抽象的数学原理。说实在的,写这篇书评有点难度。因为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数学似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山峰,攀登起来总是那么的艰难。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吴高雅在2023-06-23 23:08:35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dushi/143447.html


上一篇:小说爱情都市小说
下一篇:男主叫顾毅鸣的军事言情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