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描写的小说

胡静
胡静
发布于 阅读量 277
中国古代心理描写的小说

Ⅰ 有没有对心理描写很细致的小说、作者

建议你去看看 小春版的鹿鼎记 肯定会有灵感的~

Ⅱ 好看的古典小说,最好是梦落芳华那样感人的,文笔要优美,注重心理描写。

嗯~~我不知道你喜欢怎样的,是结局悲惨的?还是温馨的?

不过,《倾世皇妃》和《君心雪》都很感人,文笔优美。你可以去看看哦~~

Ⅲ 介绍几本古典言情心理描写比较强的小说

《抢来的新娘》 (席绢)
《皇上说的是》 (席绢)
《花龙戏凤 》 (席绢)
李烟水散人的《女开科传》、《合浦珠》、《鸳鸯配》、《明月台》;
鶡冠史者的《春柳莺》;
吴中佩蘅子的《吴江雪》;
惠水安阳酒民的《情梦柝》;
龙邱白云道人《玉楼春》;
渭滨笠夫的《孤山再梦》;
烟霞散人的《凤凰池》;
白云道人的《赛花铃》;
惜花散人的《宛如约》;
南岳道人的《蝴蝶媒》;
云阳嗤嗤道人的《五凤吟》;
烟霞逸士的《巧联珠》;
苏庵主人的《绣屏缘》;
古吴素庵主人的《锦香亭》
左晴雯的《还君明珠》;
顾漫的《何以笙箫默》;
典心的《画眉》、《幽兰》
古灵的《出嫁从夫系列(允禄、满儿)》
藤萍的“情锁”系列:《锁檀经》(人篇)、《锁琴卷》(神篇)、《锁心玉》(鬼篇)
藤萍的“九功舞”系列: 《太簇角舞》、《钧天舞》、《姑洗徵舞》、《南吕羽舞》、《祀风师乐舞》、《太和舞》、《送神舞》、《香初上舞》、《香初上舞·再上》、《香初上舞·终上》、《紫极舞》
藤萍的“十五司狐祭”系列: 《人偶》、《结发》、《无色血》
穿越题材类
《交错时光的爱恋》- 中国首本成名的穿越言情小说 (席绢)
《清梦奇缘》(水蝎佳人)2022-04
《时空错·锦凤成凰》(水蝎佳人)2022-06
《游历历史之古旅:穿越事件簿》(水蝎佳人)
《魔幻手机》(九年)2022-07
《梦回大清》 (金子) 2022-01
《步步惊心》 (桐华) 2022-04
《绾青丝》 (波波) 2022-12
《潇然梦》 (小佚) 2022-06
《独步天下》 (李歆) 2022-04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时光逆转) 未知
《寻找前世之旅》 (Vivibear) 2022-01
《木槿花西月锦绣》 (海飘雪) 2022-07
《缚石》 (君芷锍) 不详
《寻龙记》(Vivibear)未知
《带着皇子回现代》未知
《凤于九天》(风弄)
《凤霸天下》
《相思觉》
《皇后重生》
《穿越与反穿越》(妖舟)
《我的后半生》
《庆余年》(猫腻)
《回到明朝当王爷》
晋江,连城, 都应该有吧。

Ⅳ 谁推荐下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的小说,名著

心理小说以分析人物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的情感、意识、思想、活动、态度为主,或直接以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结构作品。
心理小说产生于18世纪的感伤文学。感伤文学崇尚感情,把艺术的力量诉诸感情。它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同名小说《感伤旅行》(1768)。《感伤旅行》和他的另一部小说《项狄传》(1765)以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与感情为主,充满颠倒时序、没有逻辑的联想,使文学开始具有新的内容,描写人物的复杂印象和情感。英国作家理查生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着重描写人物的感情和行为动机,把感伤主义引进了西欧文学。其描写心理活动的代表小说是《帕米拉》(1741)和《克莱丽莎》(1748)。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和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都受到感伤文学的影响,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描写爱情心理为主。
心理小说的开创者为19世纪的法国作家司汤达。司汤达擅长心理描写,他全神贯注于人的心理现象,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心理小说的心理描写反映了19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水平。他的心理描写是意识层的心理思维,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非常冷静和理智,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力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在内容层次上分为社会和爱情心理两个层次,描写时代的普遍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细致分析爱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进程。他对人物内心紧张的表现已具有现代意识的特征。为此,他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由于他的心理意识所表现的“现代性”,使他至今在世界各国仍拥有广泛读者。代表作是《红与黑》(1830)。
19世纪著名的心理小说有奥斯丁的《爱玛》(1816)、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857)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1877)等。心理小说的情节通常比较单纯,心理描写的鸿篇巨制主要是靠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建构的。一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包括人物的所思所想和内心独白。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引导语通常是“他想”、“他继续想”、“他暗自说道”、“我想”、“我在心里说”等,这是传统心理描写的套语。

Ⅳ 曹雪芹对古代小说心理描写艺术有什么贡献

在曹雪芹从事创作的年代,虽然中国文学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悠久传统,但在小说创作上似乎还没有提供足以产生象《红楼梦》这样高度成熟作品的艺术经验。是的,在《红楼梦》以前已经出现了《水浒》、《三国》、《西游》这样的杰作,但这些作品无论在艺术风格上、在反映生活的方式上都和《红楼梦》不同。显然,志在“不借此套”[1]的曹雪芹,必须从事艺术上的开辟和创造,才能把他寄寓了无限感慨的“一番梦幻”,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2]。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确是说出了《红楼梦》的独步千古之处。首先使我们看到的是。它以那样细密精工而又深沉阔大的现实主义笔力,对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统治阶级作了擘肌分理的艺术剖视,并从而展示出这个阶级及其所寄生的封建社会不能不走向衰亡的命运。《红楼梦》,这是一部对封建社会感到绝望和悲愤的书,它的伟大价值首先是表现在思想的、社会的意义上,这自然是毋需多说的。但是,不能不看到:如果曹雪芹缺乏极高的艺术表现能力,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就不可能这样有力、这样动人地发挥出来。

一个作品,思想性当然是第一重要,但第一并不等于唯一。艺术性也是一个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否则,文艺之所以是文艺就失去存在的特点。真正杰出的作品,总是把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忽略了艺术的提高,不仅“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且还可能因为艺术表现的谫陋而损害到思想内容的表达。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3]

因此,在提高思想性的前提下,同时注意艺术性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作家的当然职责。曹雪芹正是在这方面同样显示出作为一个艺术大师的卓越成就。他不但把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艺术发展到最高峰,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

(二)

文学史告诉我们:精湛的艺术,总是来自辛勤的创作劳动,并不依靠作家的天赋。

为曹雪芹所欣赏的唐代诗人李贺[4],曾以二十七岁的短促生命,在文学史上留下优异的成绩,这可算是一位天才人物了,可是他母亲责怪他写诗“要呕出心乃已”的故事,每为人所乐道;诗人自己也说。“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5]。可见,李贺也是从艰苦的创作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较之李贺,曹雪芹在创作上所付出的劳动无疑要艰巨得多。他在《红楼梦》一开始就告诉读者:“曾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又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然而,这部用“血”凝成的书,读起来却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全不觉得它是在呕心镂骨的“辛苦”中产生出来的。是的,真正成熟的艺术,应当是得之艰辛,出之舒徐,它不但给读者以思想营养,而且还给读者以艺术享受。

《红楼梦》正是在令人惊叹的程度上,达到了如上所说的艺术境界。这部作品写了那么多的社会生活现象,从封建社会上层的皇亲国戚、王府官衙,到市井商户、小巷寒门、寺庙妓院,一直伸展到村野农家……出现在书中的各色人物,据统计有四百数十人之多[6]。把这么多的人和事安排在一部小说里,不难想象作家曾经费了多少惨淡经营!所谓“字字皆血”,诚非虚语。

然而,那许多大大小小、彼此交织在一起的生活画面在《红楼梦》里展开时,却是显得那样地层见叠出,而又从容自如。读着这部作品,完全不需要为它的繁多的头绪而费心思忆,只需愉快地跟着作者的笔触,有如坐在一只随风飘去的船上,看着那些山、水、云、树……互相连结而又变态多姿地交映而过。一切,是显得那样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生活,在《红楼梦》中的“再现”,好象并没有经过作家辛苦的提炼和精心的刻划,只不过是按照它原有的样子,任其自然地流泻到纸上,就象一幅天长地阔的自然风光,不加修饰地呈现在窗子面前一样。它是有界限的,然而又是那样的没有界限!

这种妙夺天工而又不露人巧地反映生活的本领,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罕见贡献。

正是由于这个特色,使我们在《红楼梦》里几乎看不见虚构和夸张[7],好象一切都是“追踪蹑迹”地照实摹写下来的。实际上,艺术总是离不开虚构和夸张,没有虚构和夸张就没有艺术。刘勰曾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8]。问题是“夸饰”不能任意为之,必须合乎生活的逻辑。“饰穷其要”的夸张,不仅不排斥作品的真实性,而是更加有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由于《红楼梦》是以所谓“亲睹亲闻”的生活经验作为创作的基础,而又经过艺术上的反复锤炼,所以它能把夸张,虚构这些为创作所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天衣无缝的境地,以致只见它的自然逼真,而不见人工斧凿之痕。

象《红楼梦》这样自然逼真到去尽夸饰的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譬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是有其不可忽视的成就;但它常常是采取特异的行动和令人惊奇的情节来加强故事性或刻划人物。夸张,成为它的一个主要艺术手法,即使在许多细节描写上,也莫不如此。如关羽使的那把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不仅于史无据,事实上这样重的刀并不适于作战,违背了古代兵器所要求的锋利轻便。汉代兵书《太公六韬》上规定最重的刀也才八斤,至于明人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更说这种刀只不过是供仪仗之用。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艺术上的夸张,不仅大大地加重了关羽的刀,同时也生动地渲染出关羽的勇武绝伦的性格。夸张在这里起到了它一定的艺术效果。然而,夸张的手法,如果运用不当或过度,又容易使读者产生可观而不可信的副作用。《三国演义》就不免这样的缺点,即如对关羽的描写就有些近于神化。至于《三国志平话》中张飞的一声怒吼,便使“桥梁皆断”,其描写虽很惊人,但却更加使人感到那不过是“小说家言”了。

而《红楼梦》却绝少令人产生“小说家言”的感觉。相反地,它却使一些“红学家”以为那是一部“实录自传”,甚至是一部真人真事、按年按月的记录。在这里倒是提出一个引人思索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小说象《红楼梦》那样地引起人们的“考据癖”呢?

这生动地说明了《红楼梦》的一大特色一一真。它真到使人忘记那是一部小说的程度。虽然,作者在书中一开始就声明那不过是“假语村言”,可是那些“假语村言”竟好象比生活本身还要真实、还要有迹可寻。它不仅经得住细细咀嚼,反复推敲,而且当推敲得愈深愈细的时候,就愈是感到合乎“事体情理”[9];无论是人物的活动或情节的发展,都有宦可以经得起深究的生活根据,都是所谓“不敢稍加穿凿”地写下来的。仿佛一切都已经在生活中安排好了,作家只不过是随手拈来,照实地记录下来。无怪,“红学家”们在这种极为严密的现实主义笔力底下感到眩惑了,以至大费苦心地去寻访故址、调查事实,有意无意地尽力想取消这部小说在文学上的价值,而使之成为一部家谱式的私家故实,或是历史上某一真人真事的影射。

其实,《红楼梦》虽然来自他所“亲睹亲闻”的现实生活,也完全有可能采取了某个生活原型!但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这中间还有一段艰难的过程,这段过程不是速记员所能完成,而是需要艺术家的提炼、加工和创造。

总之,表现的真实自然,象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这是《红楼梦》艺术上的大特色、大成就。

但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自然,绝非自然主义的“自”,而是大匠运斤,斧凿无痕的自然。这种艺术造诣,是千锤百炼到出神入化的结果。前人曾说:“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10],这正是在《红楼梦》中常遇到的境界?在中外文学史上似乎还很少几个作家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三)

与自然逼真、天然无饰的艺术特点相联系,《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还表现在它的整个布局和艺术结构上。

中国古典小说一般都是单线式的结构,人物、故事大都是沿着一条线索向前发展。另外还有一种结构:先以某人某事为中心展开情节故事,等此人此事告一结束,再接着另写一人一事,这实际上也是一条线地向前发展,只不过象接力赛跑似的分成几段罢了。这种单线式的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外国很多文学名著也常用此法。它的优点是。单纯流畅,不蔓不枝,缺点是容易显得单薄,缺乏层次,不能同时展现出生活的广阔性和多面性。

《红楼梦》在艺术上是采取的多线结构。它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此书原名《石头记》即据此而来),并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串全书的情节故事。但是,整个小说并不是仅仅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还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其中又集中描写荣国府。不妨说,这也是贯串全书的一条线索。它与前一条线索互成经纬地交织在《红楼梦》里。从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来看,关于荣国府的各种描写,成为产生这一人物及其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从荣国府这一方面来看,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又是发生在这个贵族家庭中的许多事件中的一件。当然,这是作者所着重描写的一件,与其他事件自有轻重主次之分。

除了以上所说的以外,《红楼梦》还交织着其它许多各有起讫、自成一面、但又无不和整体交相联系的人物和事件。如甄士隐的穷衰潦落,尤三姐的爱情悲剧,贾雨村的宦海浮沉,等等,等等。曹雪芹就是把这许多千头万绪的生活场面一齐抓在手里,然后此起彼伏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现了一幅气象万千、变态多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生活图卷。

他时而把读者带到潇湘馆里,听到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绵绵情话,又时而把读者带进小市民的社会层里,看到开药铺的卜世仁和外甥贾芸虚与委蛇的势利嘴脸;又如这里正在唱戏摆酒,为凤姐庆祝生辰,而在荒郊外,“遍体纯素”的贾宝玉却在那里“撮土为香”,悲悼金钏儿的死亡。又如玫瑰露失窃的事件未过,又发现了茯苓霜私赃,晴雯刚刚抱屈死去,迎春又碰到了“中山狼”,而在那边的梨香院里,薛家新过门的媳妇正闹得家翻宅乱。……

在《红楼梦》中。数百个人物的频繁活动以及他(她)们的音容笑貌、矛盾纠葛,就是这样彼此交织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有如登高纵目,只见万景千象呈于眼底,令人感到远山近水,目不暇给;然而又莫不蹊径相通、主峰时隐时现地连成浑然一体。

曹雪芹如此多面地、立体式地把各种生活场面同时展现出来的表现艺术,其实不仅是一个艺术结构问题,也是一个有关生活本身的美学问题。本来,现实生活就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表现的那样,是一个百面贯通、交相连结的整体。因此,作家在书中并不是沿着一个侧面,一条线路把我们带进他所描写的封建世界,更不是把一张张片断的生活图画拿给我们看,作家使我们看到的,乃是一个纵横交错、万象纷呈的生活整体。在那千头万绪、参差错综的生活事件后面,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和连贯的筋络。正是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而每一个生活面与另一个生活面之间,又无不呈现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和意义。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些展现在《红楼梦》中的生活就象雕塑似的,我们仿佛可以环绕着它进行多种角度的观察,并且获得多种的、然而又是统一的形象意义。譬如元春归省,贾府所举行的那一场大庆祝,从一个方面来看,它确是所谓“鲜花着锦的大喜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又是“骨肉分离,终无意趣”的真悲哀。又如刘姥姥游大观园,从一个方面来看,是贾府的太太,奶奶们把这个老农妇当作消闲破闷的工具戏弄了一番,但是换一面来看,又何尝不是“世情上经历过的”刘姥姥,把贾府的太太、奶奶们逗趣了一番。

曹雪芹,这是一个善于把生活的多面性、整体性以及它的内在联系性表现出来的艺术大家。而这,也正是《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的又一大特色、大成就。

曹雪芹这种把森罗万象的生活一齐拥抱在手里,同时展开,相互显现,而又丝毫不见散乱的本领,是非常惊人的.毋怪戚蓼生曾这样感叹道: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矣!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11]

其实,《红楼梦》又岂止两歌二牍?它所具有的那种注彼写此、目送手挥的表现艺术,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很少有几个作家可以和他相比。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虽然广阔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形形色色,但它毕竟还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的中,长篇小说组成,而每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人物故事也显得比较单纯。至于出现在《红楼梦》以前的几部中国长篇小说名著,也都在艺术结构上存在着缺点。如《水浒》就是一个人物故事和另一个人物故事的连接,而且许多人物往往不能始终一贯地保持着饱满的形象,如在前面写得那么生气淋漓的林冲、武松,后来便显得形象淡薄了。另一部长篇《儒林外史》,在艺术结构上的缺点更为明显,它象是许多短篇小说的集成;正象鲁迅先生所说:“虽云长篇,实同短制”[12]。至于人物更是前后缺乏照应。显然,《红楼梦》完全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些缺点。它首尾相连,百面贯通,不但人物形象愈写愈活,而且全书浑然一体,几乎没有甚么可以从书中单独抽取出来面不损伤周围筋络的故事。

在曹雪芹的笔下,许多故事或情节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组成部分而互相交错地存在着。同时,那些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又在继续不断地扩展、丰富、深化,并向一个总的方向运行,直到完成一部体大思精的《红楼梦》。

曹雪芹不是砍倒一座森林,去塑造一件精美雕刻的艺术家,而是运用千条万条彩线,去编织一幅五光十色的巨锦。

因此,我们如果把一些情节、章节单独地从书中抽取出来,便要象一支折断的经纬,将会感到它的失去联络、失去协调以致失去它的审美价值。唐代的一位诗人曾说,‘恒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正是这样,《红楼梦》的艺术美并不在于-眉一眼,而是举体浑脱、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毋怪前人曾说:《聊斋》是散段,百学之或可肖其一,《红楼梦》是整章,则无从学步。”

Ⅵ 推荐几本对心理描写非常细致的小说,就像意识流之类的。。。不分网络与古典

《我是猫》、《墙上的斑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满意请采纳

Ⅶ 注重于心理描写的小说有哪些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比较好,

他是成功心理学大师。

Ⅷ 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具体方式

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啊,说一下仅供参考。
最寻常的就是直接写,例如他想: 或者他认为什么什么的。再进一步,就是在先行的句子里加入体现情感的词语,例如他心中暗暗吃惊,……什么的。
另一个是由一个动作引到心理,这个动作一般都是表示思考的,例如:他低下头,这次的事件太过于蹊跷,不知道殿下有什么打算。…这种,或者,他皱起了眉,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说是示好也不尽然。 什么的,就是直接写思考内容的。
再么,就是另起一段写,尽量让文笔自然些。
比如…我随便写一个哈,
马车一路这般横冲直撞,很快就消失在了青灰色的屋角后面,行人眼现怒色,却没有人敢说一句话。
不知道那是谁的马车,竟敢在朱雀街放肆,莫非那就是权倾朝野的李丞相?
他扬了扬眉毛,……
这个后面可以是动作,也可以继续写心理。

我感觉我说了好久的废话,大家应该都懂的……不知道对你有无帮助啊。
而且…古代和现代的心理,写作手法上面不会有大的区别吧……区别的是内容吧?

Ⅸ 为什么说《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

谢谢楼主啊!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胡静在2023-06-23 21:44:40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chuanyue/96358.html


上一篇:穿越古代成了皇帝是什么小说
下一篇:飞卢珈百璃的堕落同人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