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曹爽的小说

林泰和
林泰和
发布于 阅读量 661
重生曹爽的小说

① 蜀汉后期中,哪位名将可以单挑邓艾,宛如赵云重生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发生在“淮南三叛”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毌丘俭、文钦、文鸯和司马师。故事梗概如下:


再以小说中邓艾的表现相比,他与姜维也有过数次单挑,双方也是经历了五十多个回合难分高下。因此,文鸯的武艺不会低于邓艾和姜维。在邓艾和姜维二人中,姜维又曾经与赵云打成平手。而在这三人当中,文鸯是最年轻的一位,武艺仍有上升空间。因此,他应该是小说后半部分的头号高手。

② 旭日重生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旭日重生 txt全集小说抄附件已袭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三国演义人物1
A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B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斩。鲍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赵云所杀。鲍素:一百十一回,蜀将,姜维帐下。边让:十回,九江太守,为夏侯惇截杀。边洪:三十八回,孙翊从人,杀孙翊后。被斩。卞喜:二十七回,并州人,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为关羽杀。卞氏:六十八回,曹操妻,生曹丕等四子,被立魏王后。步骘:四十三回,字子山,东吴谋士。步阐:一百二十回,晋西陵太守,为陆抗杀。邴原:六十六回,与华歆、管宁善,号为龙腹。卑衍:一百六回,公孙渊将,为夏侯霸杀。毕轨: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昭先。为司马懿斩白寿:九十七回,蜀将,病亡。C陈蕃:一回,汉灵帝时太傅。陈耽:二回,司徒,为十常侍害。陈琳:二回,袁绍主簿,字孔璋。降曹。陈宫:四回,字公台,初为中牟县令。离操后为东郡……

③ 主角叫季枫 有可以召唤三国人物的系统 的小说

召唤万岁
作者:生笔马靓
亲眼目睹女友出轨,季枫气的绿帽都变成召唤系统,我要叫人了……
都闪开,我要召唤曹操曹仁曹真曹爽……

④ 三国志中说曹爽意图叛乱,是真的吗

楼上您好,您的分析很透彻,多方位多角度多方式的权衡了曹爽叛乱的可能性,堪称完美。 但我却有另一个不成熟的和你相反的想法。
我先说下为什么他想做皇帝。从多方面来观察,可以看出曹爽并不是什么聪明人,政治上的想法也是非常的幼稚,这两点我就直接下结论不做分析了,史书上都可以查的到。他架空权臣,安排自己的亲信去担任个个要职,独揽朝政可能说的有点过,但基本是向这个程度去发展而且已经很接近这个程度了,那古往今来,会做出这种行为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不都是些想谋朝篡逆的人吗?如果这样说有些以偏概全,那还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人是贪婪的,曹爽已经做到了起居饮食和皇帝一个标准,且还不知满足,骄奢淫逸,横行跋扈,而这时他身边的亲近之臣又多是些骄奢淫逸,贪图名利之辈,平时谈话也一定是支持奉承他的话语,一个不聪明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贪念就会蠢蠢欲动,且根本做不出一个合理的分析判断,已经接近皇帝了,再往上一步是什么,?那就是真的成为皇帝。
我再分析下楼上最后一段的评论来佐证我的观点,楼上最后一段总结性评论看上去去理解是很对,但如果按相反的角度呢?也很合理。
1.曹爽是个富二代,官二代,从小娇生惯养,而且还不够聪明,这种人往往都是很任性,在古代那种法律制度下(法律基本是管不到他们这种皇亲贵族的),他完全可以想一事做一事,不用考虑结果,不用分析风险,久而久之这种极其任性的思想就会在他心里成熟起来,所以,以他当时的权力地位,脑子一热想做个皇上这种想法很有可能啊。
2.前辈的血的教训,他还真有可能认识不到,拿个离他最近的例子,司马懿称病,司马懿是何许人也,又多厉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当时的曹爽就算是傻子也会有所了解,况且司马懿称病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先皇们的教训曹爽不可能不知道,而他只派了一个李胜去打探,就轻易地撤回了对司马懿的警惕,这种在身边的教训他都意识不到,前辈的教训那么遥远他又怎么能意识的到。
3.楼上说他不会认为谋反(当时的各种行为都可以证明他已经谋反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自己不这么认为,别人也会这么认为,他也是知道别人会这么认为)这种事情会金盆洗手,这就绝对错了,因为三国志记载,当时出事时桓范就冒死出城跑到曹爽身边,为他出谋,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他,事情到了现在,你们还想着能平平安安回家过日子吗?然而曹爽却拒绝了他的谋划,选择投降,因为他相信只要交出权力就能保平安。

⑤ 有没有 穿越成 曹叡 曹爽 曹芳 曹髦 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 的小说

笑倾三国,有碰到司马昭的

⑥ 司马懿拍死曹真 ,曹爽在当场为什么不杀了司马懿,他当时离司马懿很近,怎么只知道哭,而不去砍了司马懿啊

朋友,你说的那是新三国里的剧情,我看过。
新三国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而且剧情很雷人。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

在三国演义里老罗为了凸显诸葛亮的强大,还有司马的强大(其实还是为了诸葛亮的衬托才写司马懿的强大),把曹真写成了一个废物。
因为是曹家亲族,所以才位居高官,但打仗一无是处,斗不过诸葛亮,也受辱于司马懿。

后来被司马懿气病了,诸葛亮再加一气,直接给气死了。
顺理成章的把位子让给司马懿,让读者们看诸葛VS司马。

而历史上的曹真是很厉害的。

曹真,字子丹,他是曹操的养子,原本姓秦。
曹真年轻时就表现出过人的能力,《志》记载了他射虎的事迹——“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意思是说,他喜欢打猎,有一次老虎追他,他猛回头一箭,老虎毙命。
可见曹真是有勇武的。

后来曹操南征北战,也带曹真参加了一些战役,得到了锻炼。

最终曹真官至大将军、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
讲赵云的时候,我说过大将军大司马是个什么概念!
都督中外诸军事更是直接的兵权!
假节钺更是厉害!我在讲赵云的时候也说了假节钺的意义。
这么说吧,蜀国大家应该比较熟,只有关羽才是假节钺,张飞马超魏延等人不过是假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曹真最风光的时候,在魏国有如关羽在蜀国!甚至有过之!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官职,这么高的地位?
仅仅因为他是曹孟德的儿子吗?显然不可能,曹孟德的儿子多了,何况曹真还是不亲生的。
所以,曹操这地位,是他用真本事换来的。

按《志》的记载,曹真早期官职是统领虎豹骑——“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
这个虎豹骑是干什么的?
哎呀呀~~~老厉害了~~~

曹操最厉害的兵种是骑兵,在所有骑兵中,有一支最为精锐的部队,类似于特种部队一般,就是虎豹骑。
其战斗力超强,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意思就是说,这支部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百里挑一选进来的。每一个士兵都相当于其他部队里连长的水平。

厉害吧~~~曹真早年就被曹操授予了统领虎豹骑的职责。
曾被授予这一职责的,全是曹魏的悍将,而且是忠将+亲族,先后有:
曹仁 曹洪 曹纯 夏侯惇 夏侯渊 曹真 曹休 夏侯尚。
清一色的曹氏亲族,而且都是比较强悍的。至少曹仁 夏侯惇 夏侯渊这三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的吧。
曹真能统领虎豹骑,就是曹操对他能力和忠心的肯定。

曹真的首次出场参战,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汉中的时候。
那时候,曹真是以偏将军的身份,与曹洪、曹休、张既等人一起在下辨击败了吴兰。
当然,吴兰不是什么强将,击败他也不算多大亮点。但作为初战,曹真的表现还是值得一提。

再次出场就是汉中之战的结尾部分。
曹操“鸡肋”了,不得已而撤兵,命令曹真将的曹洪的部队接出。

前面这些还算是“小打小闹”,后面才是重戏。

延康元年,曹丕即位魏王,以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追录其前后功勋,进封东乡侯。
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反叛,曹真遣费曜进军讨平张进的叛乱。后回洛阳,升至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黄初三年,曹丕兵分三路南征孙权,命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领中路大军攻打南郡江陵县。
结果曹真在江陵久攻不克,未取得实际战果。之后曹真又转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当然,此战虽然曹真没有出色表现,但根本原因在于曹丕的任性东征,此战是曹丕这个发动者的过错,并非将军们作战不利。包括张郃徐晃等名将,虽然没有“锦上添花”,却仍是“瑕不掩瑜”)

黄初七年,曹丕驾崩,曹真与陈群、曹休、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也就是四位“拖孤大臣”。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
因为自从刘备夷陵之战大败后,蜀国一蹶不振。所以魏国对蜀国根本不放在眼里,也就疏于防范。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养精蓄锐,突然出兵北伐,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
多亏了魏国“内功深厚”,国力强大,外加马谡的意外“帮忙”,才不至于太过狼狈。
在此战中,曹真打败了赵云的疑兵。当然不能简单评价赵云不如曹真,毕竟蜀军整体大势不妙,而且赵云的兵马作用是疑兵,并非作战主力。
经此一战,魏国惊奇地发现,他们向来鄙视的蜀汉居然如此有野心和能量!
从此,大将军曹真常驻长安,专门对付西蜀的“西北野战军”正式组建。
曹真认为:诸葛亮此次受挫于祁山,下次必定会从散关攻打陈仓,于是命令将军郝昭进驻陈仓作坚守准备。

后来事实证明,曹真这个判断是非常准确的。
诸葛亮再起兵来伐,果然是进军陈仓。
由于曹真的准确判断,魏军早已在陈仓准备九个月了!!
结果可想而知,诸葛亮大军久攻不下,无奈撤军。

太和四年七月,曹真(这时候已经是魏国大司马了)上表,说蜀军屡次侵犯边境,愿从斜谷进兵讨伐蜀汉。如果能分兵几路同时攻打,则必然能有所斩获,可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西蜀。
曹睿也同意了这个建议,魏国出兵。
然而老天不开眼,居然连降了三十多天大雨,栈道多有损坏,曹真的大军无法动弹。
对此,曹睿只能无奈的命令曹真撤兵。

说到这里,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连续三十多天的大雨,三国历史是否要改写?
曹真此行会不会就此灭掉蜀国呢?
当然,蜀国不是那么好灭的,这种可能性并不高。
但高也好低也罢,总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因为曹真的确是有本事的,决非演义中写的那样庸才。

然而,天妒英才。

太和五年二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时,曹真病重了……
(或许正是看到这一点,诸葛亮才选这个时候北伐的?这就不得而知了,我个人估计,有这个因素,但不是全部)

无奈的病重,曹真在一个月后去世。
西北群龙无首,诸葛亮偷着乐吧……可他还没乐够呢,魏国派来了更狠的司马懿,从这时候开始,才是诸葛VS司马的正式上演。
演义中写的诸葛VS司马,在这之前的都是文学创作,没有的事。
那时候防御诸葛亮的人,一直都是曹真。

司马懿比曹真更厉害
但这并不能否认曹真的才能。他也是个强人,也是个了不起的名将。
若非曹真过早病逝,历史还不知道变成哪样呢~~~~

顺便说一下,当年五月(麦收季节),李严的军粮无法按时运到蜀军前线。
一年前的大雨挡住了曹真的进攻,一年后的大雨则拖住了诸葛的后腿。
老天爷是否以这种方式给予了曹真一些补偿呢?

曹真除了军事才能外,人品性格也很是不错。
曹真每次出征行军,都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军中赏赐不足时,往往以自己的家财分赐给将士,所以士卒都很愿意为其效力。

看看这些评价:

曹睿:大司马(就是指曹真)有叔向抚孤之仁,笃与平久要之分;
《志》记载:帝追思真功,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

陈寿在《诸夏侯曹传》结尾评曰: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敦、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可怜可叹,一代名将曹真,在演义中竟然成了一无是处的庸才。
我只能说:老罗,为了美化诸葛亮等人,你对其他人也太狠了……

曹真谥号是元侯,按谥法来说: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全是夸赞的。

要说曹真有什么不足,只有两条了:
1、死在了建功立业的好时光(汗……)
2、生了个垃圾儿子曹爽……

⑦ 司马懿诈病骗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后半部不仅艺术地反映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攻伐,而且表现了三国自身的国运消长、内政变化,表现了统治集团内部形形色色的矛盾和争权夺利的斗争。“司
马懿诈病赚曹爽”(第106—107回)就是这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篇章。
历史上的司马懿,本来就是一个阴险狡诈、冷酷无情的人物。《晋书·宣帝纪》说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并且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帝(按:指司马懿玄孙司马绍)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按:指司马懿)创业之始及文帝(按:指司马昭)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由此可见,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政权时表现出来的凶残,连其后辈儿孙都感到羞耻。罗贯中紧紧抓住司马懿这一性格特征,浓墨重彩地予以描绘,使其艺术形象大大地深化了一层。
小说第106回后半,写魏明帝曹睿病重,乃据亲信刘放、孙资之荐,拜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揽朝政,并召刚刚平定公孙渊叛乱的太尉司马懿火急入朝,将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给二人。曹睿卒,曹芳即位,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这两个人,一个是承受父荫、才干平平的宗室亲贵,一个是久经沙场、老谋深算的元勋旧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发展可能:一是相安无事,维持共同辅政的局面;二是一方逊让退避,让另一方独揽大权,以求消弭矛盾;三是彼此猜忌,互相残杀。事情的发展表明,司马懿选择了第三种可能,用残酷的屠戮为自己争得了独揽一切的大权。作品以史实为线索,层次分明地表现了这场夺权斗争的全部过程。
第一层,写双方矛盾的产生。辅政之初,曹爽自居后辈,对司马懿执礼甚恭,“一应大事,必先启知”。然而,为时不久,曹爽便听信心腹何晏所谓“大权不可委托他人”之议,以明升暗黜的手法,奏请加司马懿为太傅,将兵权集中到自己手里。紧接着,曹爽任命自己的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各引三千御林军,任其出入禁宫”,严密控制了京师的戍守和宫廷的宿卫。对于自己手下的五个亲信,曹爽也都委以重任: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负责日常政务的处理和官吏的选拔任用;毕轨为司隶校尉——主管京师的治安和对百官的纠察;李胜为河南尹——治理以首都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外,还有号称“智囊”的大司农桓范为之出谋划策。这样,文武并举,双管齐下,朝中大权基本上被曹爽集团所掌握。
面对曹爽集团咄咄逼人的气势,司马懿先退一步,“推病不出”,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亦皆退职闲居”,暂时避开曹爽的锋芒。但是,司马懿并非甘心退让,并不打算安心养老。作为一个浮沉宦海数十年,历仕曹魏三朝的世家大族头面人物,他的政治野心是逐步滋生膨胀的。如果说,在鞭挞宇内、英武雄杰的曹操手下他还不敢有非分之想,在文武兼备、政由己出的魏文帝曹丕手下他还缺乏争权的实力的话,那么,在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他的地位日益显赫,声望日益提高,已经成为曹魏的第一能臣,明帝的托孤之人。现在,曹魏的开国元勋们凋零殆尽,已经无人能与他抗衡,更谈不上驾驭他了,他怎能容忍曹爽之辈骑在他头上为所欲为?所以,他只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姑且含忍示弱,磨砺爪牙,窥测时机,以图再起。这就为诛灭曹爽集团之举埋下了伏笔。
第二层,写曹爽集团的昏庸腐败。曹爽独揽魏国大权后,既无先人创业的雄才大略,又无守成的谨慎勤勉,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却沉湎酒色,纵情享乐。作品列举了他若干“僭越”之处:“凡用衣服器皿,与朝廷无异;各处进贡玩好珍奇之物,先取上等者入己,然后进宫;佳人美女,充满府院。”更有甚者,黄门张当为了巴结他,竟“私选先帝侍妾七八人,送入府中。”这些并不能证明曹爽想篡国,但在等级名分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执政大臣如此胆大妄为,已经足以令众人侧目,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了。曹爽的亲信何晏、邓飏之流,都缺乏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才能,却“以浮华相尚”,只知作威作福。桓范虽有谋略,曹爽却并不言听
计从。像这样一个醉生梦死的腐朽集团,既不可能得人心,也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其垮台势在必然。
第三层,写司马懿诈称病重,瞒过了曹爽。曹爽虽然耽于享乐,但他没有忘记,唯一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就是司马懿。于是,他借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之机,命李胜去向司马懿辞行,以便探听其虚实。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当然明白李胜的来意,马上将计就计,“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装出一副病势沉重的样子。在与李胜交谈时,他又是假装耳聋,又是喝汤时故意让汤流满衣襟,甚至装模作样地请李胜转告曹爽,要求关照自己的两个儿子,似乎真的是“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了。司马懿装得如此之像,李胜竟信以为真,连忙向曹爽禀报。这个消息又是如此符合曹爽的口味,他连想也不暇多想,便高兴地说:“此老若死,吾无忧矣!”这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它充分表现了司马懿的诡诈权谲。当曹爽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之时,司马懿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向他下手了。
第四层,写司马懿乘曹爽出城谒墓之机,发动政变。正始十年(249年)正月,曹爽兄弟随魏主曹芳到城外高平陵祭祀明帝。司马懿等待已久的机会来到了,他立即亲自出马,发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作品交代了他采取的几项措施:首先,命司徒高柔和太仆王观分别代行曹爽、曹羲的职权,把京师的兵权抓在手里;其次,向郭太后指控曹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并与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司马懿之弟)联名表奏魏主曹芳,以便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其三,亲自领兵占据武库,以供战略之需;其四,率军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防止曹爽反扑。这些措施,有章有法,老辣周密,表现了司马懿统驭全局的高度才干,也反映出他确是蓄谋已久。
面对这完全意外的变故,曹爽如遭霹雳轰顶:先是“大惊,几乎落马”;继则“手足失措”,毫无主见。桓范建议他“请天子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在当时情况下,这堪称上策。如果曹爽照办,则可名正言顺地“奉天子以讨不臣”,而将司马懿置于叛逆的地位,那么,曹爽集团仍有取胜的可能;反之,司马懿尽管比曹爽能干得多,但根基毕竟有限,一旦被加上“谋逆”的罪名,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而失败。然而,在这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曹爽却是那样地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只是不停地流泪。司马懿深知局势瞬息万变,充满风险,力图尽快地解除曹爽的精神武装。针对曹爽贪恋家室的庸懦心理,他先是命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曹爽,说他的目的只是要削去曹爽兄弟的兵权;接着,又命与曹爽交厚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带去太尉蒋济的信,说他和蒋济指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决无他意。这样一来,曹爽那本来就脆弱的意志又大大软化,终于作出了屈服的抉择:“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这一层写得紧张曲折,形成了全篇的高潮。至此,司马懿完全控制了局势,而曹爽集团则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第五层,写司马懿诛灭曹爽集团。尽管曹爽已交出兵权,困居私宅,司马懿却不肯罢休。为了立威,也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威胁,他从黄门张当身上找到突破口,给曹爽等人定下了“谋反”的罪名。于是,曹爽兄弟三人,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五人,再加上桓范,全部被诛灭三族,一场权力斗争,终于以大屠杀告终。
诛灭曹爽集团是魏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到了司马氏的手中。以后,在十六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兄弟的苦心经营,经过几度废立和一次又一次的屠戮,司马氏根基日益稳固,终于把曹氏的魏国变成了司马氏的晋朝。
综观全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个主要人物。
可以说,在《三国演义》的后四十回中,司马懿是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要人物。在“安居平五路”中,我们看到了他善于出奇的韬略;在“克日擒孟达”中,我们看到了他当机立断的才干;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反复较量中,我们越来越熟悉他的老谋深算、坚韧顽强;但是,只有在“诈病赚曹爽”这一篇章里,我们才洞见了他的灵魂。为了扳倒曹爽集团,他费尽了心思,耍尽了手腕:时而推病不出,以退为进;时而诈称病危,迷惑对方;一旦抓住时机,立即大举进攻,毫不手软。为了使曹爽不致起兵对抗,他可以信誓旦旦,保证只要兵权,别无他意;一面命人包围曹爽家,一面又假惺惺地遣人送去一百斛粮食;最后则背信弃义。大肆杀戮,踩着政敌的尸骨登上了权力的宝座。他的阴险、狡诈、冷酷、残忍,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林泰和在2023-06-24 12:03:57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chuanyue/188243.html


上一篇:重生明珠小说的男主角
下一篇:穿越小说刚穿就被男主休妻退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