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

任南珍
任南珍
发布于 阅读量 985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

① 由中国小说发展史看中国文化

以前不想说,就现在的YY小说就可以让整个中腾飞.升天去了

② 和中国古代文化有关的书籍都有什么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玉台新咏》:诗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十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集。它收录的大多是汉乐府诗。有代表性的诗作有《孔雀东南飞》等。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晏子春秋》:记载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文章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乐府诗集》:诗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有民歌作文人创作,也有仿作。
《三国志》:西晋陈寿著。是一部纪传体分国史。分《魏志》《蜀志》《吴志》共三十八卷。
《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汉书》,东汉班固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一百篇,体制承袭《史记》,但又有变,分为“八表”、“十志”、“十二本纪”、“七十列传”,它记述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其成就亦很高,对后来的断代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山海经》:我国地理名著。内容多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尤”、“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
《战国策》: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此书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辨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创作影响很大。
《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名《世说》。它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

③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首先,你要知道传统文化四个字的概念。传统文化,上古先秦前就有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其中《周礼》在祭祀,朝会,婚丧等各方便都形成了一个严格的制度甚或礼仪。而在汉武之时,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了天人感应一说。自此,董仲舒释义之儒学,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
关于小说,本意是指琐碎的言论。直至班固所著《汉书》,乃将小说列于史书之上,定义为:小说家者流,盖出於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之所造也。自此,小说一词流传至今,含义更与现代思想相近,是以笔者取之作答。
小说,本就是表现了百姓生活百态及思想意识,从最早的人物随写的笔记,到明清时期以至巅峰。展转至今,小说分为传统小说,网络小说,已经是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思想文化。
至于说到传统文化对古代小说的影响,是要区分历史时期的。如宋元时期的《西厢记》,因宋朝受朱熹理学影响,对女子进行了从身体、行为到思想,再到社会地位的束缚,是以《西厢记》这种描写在理学规范之下的团圆爱情故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中叶,明政府黑暗到腐朽不堪,有明之士既无可奈何?又和不以书寄情呢?是以,有了《金瓶梅》。
其实说来说去,小说,有人写,有人看,皆不过是众人对现实生活的诉求。或因不满现实社会,以披露、泄愤为诉求;或为追求理想;又或为不可实现之梦所诉求……
总的来说,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乃一脉相承,是以,中国的小说,总是脱离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如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非攻(反对战争),兼爱(平等相爱),明鬼(重视文化传承),天志(掌握自然规律)等,而又如法家等学说,这里还需要再提吗?君不见如今我国乃是以法治国?若有疑问提起西方国家,可我却觉得君主立宪算不得法制。
凡此种种,形成了如今的社会人文。文化的影响,催生社会的演变,社会在演变的过程中人心思乱,人心乱则山河不稳,不稳则有动荡现。动荡之时,社会礼仪崩坏,百姓遭受残酷,命运面前,既实现不得,难道还不允其诉求?
—————————————
就说到这里吧,你的命题实在太大,纵是数十万字也说之不清。更何况,我自身才学浅薄,勉强答得,亦是不全,乃非正解。哎,早上起来口渴,看到这个,忍不住胡说八道了一通,对与不对,望自斟酌。

④ 求一本带有中国古文化特色的小说

三国之名门二公子

⑤ 中国古代小说都盛行人与鬼神相恋,为何直到现在还有这种文化的存在

因为这种文化是在我国古代是长期存在的,也就渐渐变成了一种直觉,即使是到了现在,印象中依旧有这种文化的存在。这种文化其实就是“鬼神文化”,尽管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鬼神文化”的,但是文化的输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相不相信一回事,碰不碰触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类似于小说中人鬼相恋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影视剧中频频出现,所以潜意识中这种“鬼神文化”还是存在的。

随着文化的发展,人鬼之恋反而成为了一种小说题材,平常乏味的生活让大众逐渐找寻不到乐趣额,渐渐就有了小说的存在,人与鬼之间的跨种族之恋更是很快有了市场群体。而且单拿《聊斋志异》来说,经过这部经典的鬼怪小说演绎、改编出来的影视剧数不胜数,更是不断被翻拍。如此高的视野出场率,这种“鬼怪文化”自然而然就存在。

⑥ 中国古代小说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小说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还是很紧密的,因为这些小说都是某一个地方的人写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掺杂这个地方的一些故事,或者说是传说之类的,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对于文化之间的关系很紧密,他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⑦ 中国古代列 举题文化明清四大小说及其主题

西游记:广泛地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封建社会,歌颂了对天宫、地狱统治者及危害人民的妖魔鬼怪的反抗斗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到西晋初年三国归晋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蜀魏吴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

水浒传: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揭示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⑧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

四书五经里面的全部是代表!!各种名著 史记 资治通鉴 四库全书 太多了!!!

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3、《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4、《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5、《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⑩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

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而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

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10)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扩展阅读:

小说的奠基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当历史进入唐代小说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

二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

三是文人笔记。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文人笔记大都记载一些轶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间娱乐消闲。各朝代都有茶馆饭店常驻的说话人、说书人,以话本为基础,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说一段(小说),以吸引客人每天回来听书,希望保证生意兴隆。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任南珍在2023-06-24 11:57:32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chuanyue/187108.html


上一篇:穿越小说痛快淋闯三国
下一篇:重生大陆玩遍女明星阅读小说
相关文章